青莲也看出来了,这毛衣的工艺比她们的差远了,很明显是新手织的。但是为什么要仿造她们的标牌呢?
旁边的伙计没注意道母女几个的眼神交流,一个劲夸赞那毛衣如何如何好。
“请问这个图标是什么意思?”董梅指着仿造的标志问。
“这个您不认得?”伙计解释道,“这是我们毛衣的名字,雪绒花毛衣。”
这么明目张胆卖假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为了卖高价。
“哦!我明白了。”青莲故作大惊道,“是不是戏文里唱的那个李娘子织出来的毛衣?”
“看来小姐是识货的。”伙计夸赞青莲。
“你这里有多少这样的毛衣?”董梅问道。
伙计一听,立马跑到柜台后面,搬出下面所有的毛衣,心想这是头一位没问价钱,直接要货的主儿,还是大主顾,心里那个美啊。
“一共有十八件。”他快速地数了一下,又扒拉着着算盘道,“一件三千八百钱,拢共六十八千四百钱。”
这价钱比她们卖得还高。
如今毛衣成本也下降了不少,单单织妇们的手速就快了一倍,起初一件毛衣的工钱需要一千钱上下,现如今大都六百钱了。
“就这么多吗?”董梅这才打量这间布铺来,这铺子在这条街上也就算中低档次,摆放的布匹都是普通货色。
那赵氏娘家就是卖布的,二者之间该有些关联。
“就……就这么多。”伙计诧异董梅的需求量,“若是大娘子还需要的话,得等上三五日天,大概能有五十多件。”
“你这毛衣哪儿织的?”董梅问道。
“这可是毛衣镇那边进过来的。”伙计道。
“毛衣镇?”以前的梧田镇不为人知,如今毛衣让它出了名。
董梅叫伙计把毛衣都包起来,并写上个条子,证明这些毛衣是出自他们铺子。
伙计不明所以,头一回卖东西需要写条子的。眼下掌柜又不在,但是这宗买卖不小,他也只好自作主张写了条子,并派人给送到客栈。
想来是外地人,为了谨慎才叫写了条子,伙计心里也思量一番。
出了布铺,青莲问董梅:“娘,她们算不算以假乱真?”
“她们不光以假乱真,还以次充好。”青柳抢言道,“瞧那毛衣,手法还不如我呢,那领子看起来也不熨帖,两个袖子还大小不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