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自己听,又不是为砖家听!”
因为音乐好不好听,大家都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因此倒是没有几个观众,觉得杨书禾的歌难听的。
只不过由于那些砖家对杨书禾歌词的贬低,使得大多观众都觉得杨书禾的歌,只是网络歌曲,好像天生就要比那些专业歌手唱的,低一等一样,上不得台面。
杨书禾当然不能让这种思想继续蔓延下去,不然久而久之,大家思维形成了习惯,那他以后创作的歌曲,怕真的是要被众人打上网络歌曲的烙印,永远矮人一节了。
想要扭转这种劣势的唯一办法,那就是打击那些音乐砖家的权威性。
只要像砖家一样,大家都对砖家所说的话不信了,也就没有了这方面的担忧。
念及于此,杨书禾又开口道:
“其实所谓的砖家,就是一些自己搞不明白,又让别人搞不明白的一群人。我们大可不必把他们的话,当成圣旨一样。
就像气象砖家,他们永远搞不清明天的天气到底怎么样,最常说的就是“可能”比如:明天可能局部有雨,那他的意思就是也可能没雨!到底有没有雨,谁也搞不明白。”
而音乐评论砖家,则是别人创作出音乐了,他们来指手画脚,叨逼叨,别人不创造音乐了,他们就只能饿死。”
“哈哈,禾苗说得太好了,砖家的话,也就听一乐!”
“有次看电视,讲一个人种白萝卜,到了秋天竟变成了胡萝卜。全国各地的砖家花了上中下三集,集体讨论,调查了水、肥、地型、空气、天气,甚至种植方法。最后的结论是:那哥们种错种子了。卧槽,当时气得我差点没把电视砸了!”
“我是学音乐的,没觉得禾苗写的歌词有什么不对!”
“哈哈,太可乐了!”
“这次支持杨书禾,我也没看有哪个砖家来批评《水手》,他们只会以偏概全!”
“《想你的夜》同样好听,从昨天到现在,一直单曲循环!”
杨书禾见自己一席话,引得网上一片狂赞声,大家都对代表自己发声的那些所谓的砖家、教授不感冒,尽是各种挑刺、各种嘲讽。
这是大家的一种反主流意识,通过蔑视权威、赞扬草根,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
见效果热烈,于是杨书禾趁热打铁,继续拿砖家开刷道:
“我以前听到一个关于砖家的笑话,现在分享给大家听,.说是一头母牛,正在低头吃草,见一头公牛飞奔而来。
公牛说:“快跑!砖家来了!”。
母牛跟着公牛跑了起来。
母牛问:“砖家来了跑什么?!”
公牛说:“砖家最爱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