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细微处听惊雷

谁都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在“再思考思考”,“再讨论讨论”中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

而凶徒尚未伏法,再联系上文的“神龙年间就盗匪四起”,就是让李南赶紧去找几个盗匪交差,推在山贼头上,暗地里表明上面掌书记已经打通关节了,这边一交人就打成铁案!

而刻意遗落的卷宗,就是他的好意了——他其实也怀疑就是李南让人做的,于是留下卷宗让李南可以收拾好手尾,或者按照对方查出来的线索,给上面一个“合理”的凶手!

细微处听惊雷啊........姚崇虽然交给了他为官之道,但是这种跟一线官吏打交道的黑话和忌讳,也是太平公主派给他的助手钱隆告诉他的。

这几天跟着钱隆,真正接触另一个“基层”,李南发觉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虽然此时上任并没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护官符要诀,那是因为太平公主本身就是最大的护官符,但是本地世家和豪强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

他之所以这段时间这么“顺”,只是因为他被认为天然站队到世家豪强一边,和来头太大,以强势压人而已。

但是要想打开渭南县的局面,这种强势蛮干肯定不行!这几天钱隆告诉了他不少他的前任县令是如何“当官”的,听得他一愣一愣的。

这哪里是父母官,简直就是这帮本地世家豪强的代理人!

打压,腐蚀,拉拢,世家用利益捆绑,阳奉阴违再加本土优势,成功架空了前几任县令。

李南这才发现,这个时代的地方治理,县立的政令涉及范围极小,几乎只能管道县城一亩三分地,而广大的乡村间之前的权力,被世家和乡老们把持。很有点“大家但内里坐,外面诸事由老奴代办”的意思。

乡里的税收,政令的解释,都被世家豪强把持,然后向县里汇报,很有点西方古罗马“包税人”制度的意味,其中的脏污之处和上下其手,想都想得出来。

而李南一直想要打压的“寒门”,他们所争得,也是乡里的话语权而已!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李南恨恨地骂了一句,暗暗记下了县里几个刺头的名字,“下邽赵,庆山孟,渭南东西华李分,城北刘氏不饶人。”

不过这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那位石主事的死亡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