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订单做得比较慢。因为王小二还是个啥也不会的新手。
兰泽做完设计之后,又花了不少时间陪着小二哥一起,租了高安全等级的小车,跑各种环节,做各种现场指导。还好,用户企业,还有兰泽租用使用时间的几个实验室,全都在大神洲本土,犯不着出国。身为突变携带者,他出国都比别人麻烦。别人可以自由出入境,他必须事先申请。
小车的车费不便宜,三个股东都同意,这钱由小公司出了。也算是项目投入的一部分吧。和租用实验室时间、定制特定品种的去核细胞相比,这点支出就不算什么了。
兰泽只是没有实操经验。其实,因为不能自己上手,他对于实际操作方面还是挺在意的。每项具体操作都在脑子里过了不少次。
所以,到了现场,他和实验室人员交流之下,遗传物质合成的工作,微生物合成的工作,和后来用户端现场试用的工作,都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第一个订单的微生物,经过合成,实验室反复测试,最终平安地交到了用户手中,进入实际应用。
王小二根据第一个订单的经验,写了各流程的文案。
有了他这份东西的提示,兰泽添上了各个具体流程的步骤、条件和注意事项。最后搞出了一本内部使用的操作手册来。王小二以后就可以按章节向承担具体环节工作的实验室传达技术细节。
在操作手册的基础上,兰泽又搞了一份《用户手册》,是用户端参考的操作说明。
有了《用户手册》之后,莫名觉得小公司的定制微生物业务都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第一个订单,交付的微生物达到了设计要求,用户使用过程也十分顺利。小公司成功挣到了钱,分给兰泽的设计费也是足足的。
搞出用户端的操作手册之后,他们又以公司名义补发给了用户一份《用户手册》。
第一个订单,虽然起步有点磕磕巴巴,总体还算圆满。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做好了迎接第二个订单的准备……它却迟迟不来。
向王小二询问定制微生物业务的人有,找兰泽聊微生物相谈甚欢的有,聊到一半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跑去干活的也有,定下来要做微生物的,……很遗憾,没有。
王小二反正还是学生,学习才是主业。
兰泽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只好继续在社区健身房当私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