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处来看,老罗比他亲爹还亲。
兰泽向老罗教授简单说了情况,留言发出之后,很快有了回应。
看来,老人家没睡午觉。
对于逆戟鲸细胞成分测定,这种需要经年累月的马拉松项目,老头子首先问:哪里能稳定地弄到正常鲸鱼?
最好还是同一个种群的。鉴于鲸鱼每一条都特别大个,如果能从同一条健康鲸鱼身上稳定地弄到各种细胞,那成分测定做起来,就更容易出成果了。
鲸鱼的个头比海鞘大多了。细胞分化也比海鞘更加多样化。做完细胞成分测定之后,和基因库一一对应起来,再做一个动态库出来,这比海鞘库更有价值。鲸比海鞘更接近于人,身体从里到外,拥有太多人类羡慕的特性了。
可以想象,成堆的专利,将来可以从鲸鱼动态库里滚出来。实验室上百年都不会发愁科研经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是哪里能弄到正常鲸鱼。——生理状态正常的逆戟鲸,和各国海洋馆私自豢养的奴隶不同。
鲸类的生理状态是很容易受到心理状态影响的,这一点和人一样。海洋馆里的鲸鱼品种,除了心特别大的,大部分活得并不正常。
逆戟鲸是心理活动特别丰富的大海豚,平时都是群居的。海洋馆的池子再宽敞,对于这个物种来说,也等于关在狭窄的水牢里,就更不可能身心正常了。
做海鞘可以直接到海里抠。抠出来品种不对的、用不完的,除了可以扔回海里,还能做菜。
鲸类的活动范围比海鞘大得多,地球上从南到北没有哪处海域是逆戟鲸去不了的。去哪找它们?去哪找同一群逆戟鲸?
老罗教授尖锐地提出了,逆戟鲸本身的正常状态问题。
如果状态正常,研究就可以做。不然没法做,费劲巴拉,容易走弯路,不容易出成果。
兰泽觉得有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