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多给我打下手。”
小米吐了下舌头,扛着末末凑近了:“爸爸,中午做拉面吧!我们食堂机器做的又粗又难吃。”
“噢!”末末表示附议。
“……”兰泽尝试过拉面,一扯就断,还没成功过。细的拉面那就是做梦。
熊孩子一不小心触碰到了兰泽的技能盲区。
兰泽看了张春柳一眼,确保她不是和孩子串通了看他笑话。问小米:
“要不还是吃手擀面?我切细一点?”
“爸爸,我想吃红糖凉面。”张一点也点餐了。
“手擀面就手擀面吧。细一点!”小米立刻决定了。没在拉面问题上纠缠。兰泽立刻松了口气。
三个孩子离开了厨房,张春柳好奇地问:“红糖凉面是什么?鲜族冷面的一种?”
“……秘方。”兰泽一时不好意思说出真相。
那其实是几个孩子小时候,他糊弄小孩吃剩饭的东西。
水里加了白糖和酱油烧开了,浇在上一顿没吃完的面条上。浇透拌匀了,又热乎又有味道。红有了,糖有了,凉的面也有了。红-糖-凉面。
张荷回家之后,他不好意思直接这么干。面条用的是事先沥水、盖好、放凉的。煮沸的糖浆浇下去之后,还可以再用好看的配料点缀一下。奶酪+葱花=咸甜组合,或者酸奶+水果碎=酸甜组合,炼乳+干果碎=纯甜组合。以此为基础,什么花生、葡萄干、核桃、香蕉、水蜜桃、苹果、腐乳、虾酱、蒜蓉……有什么放什么。颜色还都很好看,把张荷也糊弄住了。
对于不爱吃甜的人来说,其实挺难以下咽的。张荷吃遍天南地北,食谱极宽,勉强表示可以接受咸甜口。也就是张一点对所谓的“红糖凉面”念念不忘。三种组合,他爱最甜的。
而且这玩意,学校食堂里没有。张一点的爸爸发明的!
张一点还挺自豪的。毕竟可以用来和同学吹嘘。好多同学连自己爸妈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亲兄弟姐妹在一个学校里,还有机会成为熟人;爸妈都是成年人,都在校外呢。每个小孩都有憧憬。一年到头盼着和亲爸亲妈见一面。
他们和爸爸妈妈见面都是奢侈。张一点这兄弟四个,动不动就是:爸爸给做好吃的了,妈妈带着他们上天了……
作为整个二年级羡慕、嫉妒的核心,兄弟四个的幸福太耀眼了。而且他们的影响力,随着校内联赛还在往全校扩散。
张一点的同班同学,已经在新闻上认识了他爸(大学版)的脸,在几年前不太新的新闻上,认识了他妈的脸。这是科学家+太空大佬的组合。张一点得意洋洋找给他们看的。当时是在自由活动时间,在现场主持的老师也特别好奇,不但不加阻止,还给他帮忙。扩大了搜索范围,找出更多的老新闻,放大了投影图像,方便更多人围观。
张荷板寸头开会的画面都被找出来了。全班同学理想中的妈妈就是这么骚气。
至于兰泽和张荷夫妻俩抬高了小朋友对自己父母的预期,会产生什么后果,那就天晓得了。
午饭很丰盛。
肉是戳出小洞之后,用菠萝汁和酒腌透之后整块炖熟的。切成片吃,一人分几大片,浇上调料汁。菠萝汁提供了蛋白酶,肉变得鲜嫩可口,容易煮熟。
蔬菜是焯水之后,加了油和调料拌的。兰泽反正不会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