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

齐秀才的廪生身份,再加上今年私塾里正好有五人一起参加县试,倒是让王谨几人少了不少麻烦。

此时,只见齐秀才有些担忧地道:“前些日子刚刚下了几场雨,万一这几日又开始下雨,那可就不妙了。那些院子里的草棚子根本就遮不住什么雨。”

王谨很想说,未来几天都是大晴天,他早就在系统里查过天气预报了,可他就算真说了恐怕也没人会信。

看其他几人面上也都有些忧色,王谨只能开口安慰道:“我们几人都带了伞,就算下雨也能遮一遮。再说,这个季节的雨,想必也不会大到哪去的。”

大家一想也是,便也没再纠结这个。此时县衙门口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算上家长估计有上千人,但却并没有人高声说话,大家都下意识地保持了安静。在这种氛围下,王谨几人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便也只能静静等待着。

又过了几柱香的时间,随着“咯吱”一声的响动,清源县县衙那两扇古旧的大门终于在考生们的注视中缓缓打开了。

人群这才后知后觉地骚动起来,各种叮嘱激励的话语此起彼伏,热闹程度堪比菜市场。想来也是在刚刚那种诡异的氛围里憋得狠了,满肚子的话都留到了现在。

王谨几人也纷纷同家人告别,跟随着其他考生,在衙役的指挥下自觉地排成几队,准备入场。

很快,队伍就轮到了王谨。

他先是跟随着衙役,来到了县衙的一间班房。一进门,王谨就看到右侧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想来应该就是这次县试的考官袁县令。

这班房的正中央摆放着几张长桌,后面坐着几名书吏。听到其中一名书吏喊到自己的名字,王谨忙几步走上前,递上自己的考牌。

这考牌,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准考证,用于核验考生身份。考牌由县衙出具,正面写着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体貌特征,以及考生的签名和手印。背面贴着一张纸,记录着担保人的信息以及签名手印。

那书吏先是对照着考牌上看了几眼王谨的身高和形貌,接着便把考牌翻到背面,开口道:“王谨,年十一,清源县月溪村人,具保廪生为齐舟,可否确保?”

跟随着王谨一同进来的齐秀才忙到:“廪生齐舟确保!”

这验明正身的环节就算是结束了,接着便有衙役上前,对王谨进行了简单的搜身。

想要在县试作弊并不容易,再说,就算通过县试,也只能算是半个童生。本朝对科考作弊的处罚相当严格,一旦作弊被发现,不仅要经受牢狱之灾,而且其家族三代之内都不得参加科考。总之就是成本高,回报小,一般人也不会选择在县试作弊。

因此,这县试的搜身也并不过分严苛,只需要把外衣和鞋袜脱掉,再把考篮递给衙役,让他们统统检查一遍就是了。

等搜过身,穿好衣服,王谨便跟着衙役来到了县衙的东侧,穿过一扇门,就来到了县学里。

王谨的运气一般,被分到了县学庭院临时搭出来的草棚里。不过因为他知道这几日肯定不会下雨,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满意。

只要不在茅房附近就好了。不然就算鼻子能蒙住,可一想到要用嘴巴呼吸,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