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 49 章

桂鱼,也就是“桃花流水鳜鱼肥”中鳜鱼的别称,这种鱼在山西境内虽然不算多,但王谨也曾在月溪村的河里见过几条。

据说,这松鼠桂鱼还跟著名美食店评家乾隆皇帝有点渊源,如今虽然少了点帝王光环,但桂鱼在山西本就是物以稀为贵,再将这“折桂”的名号好好运作运作,哪怕暂时没空发展出什么传说典故,王谨也相信,一定会有不少人买账。

鱼汤面,酸菜鱼,水煮鱼,糖醋鲤鱼,松鼠桂鱼,虽然五个招牌菜也不少了,但对王谨这样的对称强迫症来说,还是再多加一个,成双成对比较好。

王谨坐在书桌前,一本正经地在纸上写下“鱼”和“面”两个字。

不受控制地,他的脑袋里就出现了一只粉红色的小猪,来回不断排列组合“鱼丸”和“粗面”的魔性画面。

王谨甩了甩头,嗯,鱼丸面,鱼丸面也不错。

虽然还要先做鱼丸是麻烦了些,但毕竟鱼丸不需要挑刺,说不定还正好能符合一些懒人的要求。

说到鱼丸,王谨又很自然地想到了火锅。

如果“穿越”这件事也有旅游攻略,那么,“来古代必做的十件事”的排行榜上,“做火锅”一定榜上有名。

我们的太/祖皇帝显然是一位非常传统的“穿越前辈”,玻璃、香皂、橡胶这些他都一一打卡,甚至还专门千里迢迢地去美洲找回了辣椒,火锅,当然也是不可能错过的。

而火锅,又实在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伟大食物。每到一个不同的地域,它都能发展出新的特色,比如四川的麻辣火锅,比如潮汕的牛肉火锅。而在山西,火锅的最大特色无疑是醋,蘸醋,蘸很多的醋。

王谨如今身为一个合格的山西人,对火锅蘸醋这一行为当然也是极为热衷的。只是,太原城里的火锅店已经不少,就连范老爷也开有一家,王谨并没打算再多开一间火锅店。

回想着自己刚刚定下来的几道菜品,突然,王谨就想到了后世曾红极一时的“鱼火锅”。

鱼火锅,也就是说,先吃鱼,接着再用鱼的汤底来涮菜,如果想吃主食,往汤底里下些面条或者泡个饼子也不是不行。

如今,“鸳鸯锅”这种减缓家庭矛盾的发明已经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王谨脑海里逐渐浮现出一个画面,鸳鸯锅里,左边一条水煮鱼,右边一条酸菜鱼,正好凑成一组“太极八卦鱼”的图案,并且还有“年年有余”的寓意。

红汤水煮鱼代表着红红火火,金汤酸菜鱼代表着日进斗金,既有卖相,还有噱头。

王谨咽了咽口水,觉得他这个暂时还没开张的酒楼,想不红火,想不赚钱,都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