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戟把一位燕军挑落马下,再一戟狠狠地把人家的胸口戳了一个大口子后,李朗策马往前,正准备迎战下一个燕军士兵时,忽然,一柄红缨木仓打右方斜刺了过来。
那是一柄丈八长的红缨木仓,木仓锋寒芒若雪,杀气森森。
与此同时,一道清冽的声音响起:“参将勇猛过人,本王来会会。”
燕王公仪修!
那个传闻中战必胜,攻必取,威名赫赫,镇在燕地,威慑得匈奴如乖巧的小娃儿,几多年不敢放肆的男人!
李朗心下一凛,连忙打起十二副的精神,手中长戟和马背上的半边身体一同转向,迎向来人。
长戟和红缨木仓刚一撞上
,李朗的右臂便是一麻。
燕王的臂力真大!
自己已是袁敬手下士兵中力气排名前三的人了,没想到这份大力气,到了燕王的面前竟然不值一提。
李朗心中戒备更甚,手下的长戟使得越发的滴水不漏。
只可惜,他遇到的人是公仪修。
燕军中的第一人。
自出师以来,除师父外,没有人能在他的木仓下坚持过三个回合的,公仪修。
两个回合后。
忽然间,公仪修觑到李朗防守中的一个空子,立即把红缨木仓刺了过去,在木仓锋即将刺上李朗的左侧脖颈时,李朗惊得周身的血液都停止了流动。
不曾想,公仪修的右手忽地微微一晃,下一瞬,红缨木仓险险地擦着李朗颈侧肌肤而过。
再把红缨木仓往左一勾,公仪修使在红缨木仓上的强大臂力,立时便把李朗一木仓打得往右歪了身子,摔下马去。
摔下马儿后非常危险,李朗久经沙场,当然不会不知道,连忙就想弹跳起身,然而,一杆红缨鲜红似血的长木仓却瞬间如疾风般追了过来,尖锐的木仓锋抵在他的喉咙上:
“大厦之将倾,非一木可支[2]。彼见势不可为,而择良木另栖,乃天命也,李参将何不从命?”
李朗抬起眼帘,对上骑在高大骏马上的公仪修的双眼:“承蒙王爷看得起,只是李某心若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3]。”
“即便会带上你旁边这些无辜的魏国士兵陪葬,李参将也要坚持指着南方?”
“为国捐躯是每一个兵士的荣耀!”
公仪修眉梢微挑,移开视线,缓缓地扫视两人周围的朝廷军。
他面庞似冠玉,若剑双眉下,狭长的丹凤眼微微眯起,眸中,目光似若雪木仓锋,让人望之心惊。
朝廷军看得头皮发冷,纷纷争先恐后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公仪修嘴角微勾,丹凤眼再度转向李朗,似笑非笑:“看样子这个世间,还是识时务的人多一些。”
李朗眸光微黯,并不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