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借人气增财气

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我的职业方向是什么?

我准备在什么行业、什么类型的企业工作?

我有自己创业的打算吗?我准备在哪个领域或行业创业?

我的职业事业生涯大体分为几个阶段?

2.弄清职业和事业的人脉资源需求

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我目前的职业和事业进展得顺利吗?

如果顺利,是谁给了我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今后我还要得到他们什么样的支持?

如果不顺利,原因是什么?假如不是我的能力问题,那么,是谁没有给我最有力的支持?他们为什么没有帮助我?

为了实现我的职业目标,我需要哪些人脉资源的鼎力相助?我现在得到了吗?

为了实现长远的职业目标,我还要开发哪些潜在的人脉资源?

3.制定人脉资源经营行动计划

在制定人脉资源行动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人脉资源的结构要科学合理。

比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行业结构,学历与知识素养结构,高低层次结构,内外结构,现在和未来的结构等。不少经理人的人脉圈子结构太单一、单调,导致了人脉资源的质量不高。比如,有的人只重视公司内部的人脉资源,而忽视了公司外部的人脉资源,造成圈子狭窄,信息闭塞,坐井观天。有的人只重视眼前的现在的人脉资源,而忽视了未来的今后的人脉资源,结果,随着职业和事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造成关键时刻人脉资源缺位断档,临时抱佛脚往往效果不好。

人脉资源要兼顾职业事业和生活的需要。

不能只顾职业的发展,事业的成功,而忽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应急需求。比如,有的人尽管在你的职业事业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他们却是你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你不应该忽视他们。

人脉资源要平衡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你不能一头扎进追求名利的陷阱,而忘却了生命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义。比如,你要有一两个真性情的朋友,哪怕他们性格粗糙甚至低俗,但他们可以骂得你狗血喷头,让你有片刻的清醒。你还应该有一两个善于倾听的伙伴,他们是你倾诉的对象,成功时他们与你一起分享,挫折时他们与你一起分忧。你甚至还应该有一两个好抬杠的家伙,他们总是与你的观点相左,但你总能从他们的荒谬言论中汲取必要的营养。

人脉资源要重视心智方面的需要。

比如,你应该结交一些专家、学者、教授、实战英雄、智者、小诸葛等,定期与他们交流,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你百思不待其解的难题,他们的片言只语可能会给你指点迷津。

制定人脉资源规划的步骤:

确定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人脉资源现状——明确人脉资源需求——设计人脉资源结构——制定人脉资源规划——制定行动计划

4.注意人脉资源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

在拓展你人脉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人脉的深度、广度和关联度。人脉的深度即人脉关系纵向延伸的情况,达到了什么级别;人脉的广度即人脉关系横向延伸的情况,范围(区域与行业)有多广;人脉的关联度指人脉关系与个人所从事行业的相关性和人脉资源直接的相关性。人脉资源既要有广度和深度,又需要关联度,利用朋友的朋友或他人的介绍等去拓展你的人脉资源,从长远考虑,千万不要有人脉“近视症”,需要关注成长性和延伸空间。

五、经营人脉资源的六大原则

1.互惠原则

即利人利己。利人利己是一种双赢的人际关系模式,利人利己这认为,世界之大,人人都有立足的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利人利己观念以品格为基础:诚信、成熟、豁达。豁达的胸襟源于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安全感,由于相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开启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宽广的选择空间。但是,有些人喜欢使用二分法,以为利人则必损己,利己则必损人。于是,为了一己之利,便置他人利益于不顾,最后却往往落得一个损人害己、两败俱伤的下场。利己损人,世上多少争斗;利人利己,人间无限芳春。

战后的日本为什么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亚洲越来越孤立,而同是战败国的德国却不仅融入了欧洲还融入了世界?日本的孤立不是日本的光荣。日本既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过,地球上有两个饥饿地带,一是非洲,一是日本。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世界要求日本从利己价值观向利人价值观转变。这是世界潮流。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在金融界、证券界、大建筑公司出现了许多漏洞,暴露了日本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本性,也暴露了日本社会背后的人际关系,以及过去自私、利己的积弊。必须从自私向与世界协调的方向转变。在这个问题上要恰如其分地去做。世界形势迫使日本要大大转换价值观。日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不打算大幅度转换价值观,就要成为世界的孤儿。”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对方心情的人,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与好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互惠原则讲求利人利己,绝不是世俗的“互相利用”。利己的原始动机是在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中得到心理满足,对方给予自己的帮助,只是自己利他行为的客观报偿,也就是说,利己的目的不是要索取什么,而是从中给予中达到欣慰。

「故事」:盲人点灯

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盲人说:“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

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禅师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这就是助人为乐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

2.诚实守信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人都喜欢与诚实、爽直、表里如一的人打交道。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切记诚实守信的原则。马克思就曾说过:“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墨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必守信条,敌对双方谈判要守信用,做生意双方成交要守信用,上、下级讲话要讲信用,甚至连父亲对刚懂事的儿子讲话也要讲信用。我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曾子的儿子吵闹不休,曾妻就骗他说:“等你父亲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回家听到妻子告诉他这件事后,果然持刀把猪杀了。显然,曾子是在培养儿子的信用意识。

信用的心理作用是给对方以安全感,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吸引为前提,而这种吸引很重要的一点是双方必须在交往中达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约定的聚会,要按时出席:承诺的任务,要力争完成;朋友托办的事,答应了,就要办到;借别人的款项、物品,要如期归还。这些不是无关紧要的小节,而影响到个人信誉和人际关系的大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3.互赖原则

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时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个别承受力的总和。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类,但并非万无一失。只有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才能众志成城。

中国的伦理,使所有中国人,结成一个硕大的互依互赖网。孔子的“连带责任主义”,更使得我们彼此之间,息息相关,互相依存。互依互赖的正确意义,是互助而非倚赖。例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的义务,即系乙的权利;同时乙的义务,亦即甲的权利”,互相消而又互相益,便是互助。推而至于分工合作,成为更复杂的互助。

中国象棋的十六个成员最能体现互赖的精神。虽然他们各自可以独立作战,不必也不能依赖他人。但是它们之间,却是互助合作的。车固然可以保护马,马也可以“看”住车,不让它平白遭受对方的攻击。士、象当然是将的心腹,随时要保护着。然而紧急时期,当士或象在将的行宫里受到袭击时,将也可以给予适当的维系,甚至奋勇地挫败来犯的敌人。卒的威力较小,而在适当的场合,照样可以攻死对方的帅。或者保护自己的车、马、包,依然有其发挥互助能力的时刻。

“红花亦需绿叶来陪衬”。任何事业,都不是个人独力所能够完成的,有赖于同仁的互助合作,因此,我们要树立“合则彼此有利,分则大家倒霉”的意识。共同努力,一起来担负责任,才能共策共力,达到真正互依互赖的境界。

4.分享原则

分享是一种最好的建立人脉网的方式,你分享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越分享越多的:一是智慧、知识,二是人脉、关系。正如肖伯纳所说∶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每人还是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思想,你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每人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思想。同理,你有一个关系,我有一个关系,如果各自独享则每人仍是一个关系,如果拿来分享,交流之后则每人拥有两个关系。

我们来看一看李家诚的生意经:假如一笔生意你卖10元是天经地义的,而我只卖9元,让他人多赚一元。表面上看我是少赚了一元或者亏了一元,但是,从此之后,这个人还和我做生意,而且交易越来越大,而且又介绍他们的朋友与我做生意,朋友又介绍朋友来与我做生意。所以,我生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的朋友圈子也越来越广。

你分享的东西是对别人有用有帮助的,别人会感谢你。你愿意向别人分享,有一种愿意付出的心态,别人会觉得你是一个正直的人,别人愿意与你做朋友,愿意与你打交道。

5.坚持原则:

坚持不放弃的人,才能有更多正面思考的时间、更深刻屡败屡战的信念,从而赢得更多成功的机遇。在经营和开发人脉资源的过程中,很多人缺乏坚持的韧性,主要表现: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暴十寒;二是遭到拒绝之后,没有勇气坚持下来,结果错失“贵人”相助的良机。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坚持就是胜利,你如果只坚持了三天,五天,一个月,两个月,当然是无法做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而到达胜利的彼岸。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锲而不舍的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的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而险恶,但坚持不懈的人终会直抵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而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

坚持,可以让我们在困惑时柳暗花明;坚持,可以让我们在人脉资源中游刃有余;坚持,可以让我们在贵人助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正是由于夸父坚持不懈地追日,才拥有了现时的光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上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正是胜利者对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因为他们深知:对前途失去信心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惟有不断奋斗,坚持到底,辛勤耕耘人脉的沃土,才会构建广袤的人脉天地网络,最终达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人脉境界,实现“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大成人生。

6.用“心”原则

心与脉管相连,脉管为血液循行的隧道。《素间。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藏之于心的这种“气”,就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现代医学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器官,在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期间,心脏都在不停地跳动,不断地将静脉流入心脏的血液以一定的压力射入动脉血管中,推动血液循环,这与中医学的“心主血脉”、“诸血皆归入心”的认识有一致之处,同样深刻地说明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动力作用。

心与脉管相通,心气推动血掖在脉管中循行,所以心气的强弱可以从脉象上反应出来。例如,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脉运行畅通,其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为之正常。反之,心气虚弱,推动无力,则血脉运行不畅。“心主身之血脉。”血有营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隧道,但受心所统率,在心气推动下发挥作用。

上述所说的是在人的生理血脉系统运行中,心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同样道理,在人脉资源的经营中,我们只有以心换心,用诚心、真心、爱心才能换来心心相印的人脉脉动效果。

六、如何开发潜在的人脉资源

1.熟人介绍:扩展你的人脉链条

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与《华尔街日报》共同针对人力资源主管与求职者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人力资源主管或求职者透过人脉关系找到适合的人才或工作,而且61%的人力资源主管及78%的求职者认为,这是个好办法。

所以,根据你的人脉发展规划,你可以列出需要开发的人脉对象所在的领域,然后,你就可以要求你现在的人脉支持者帮你寻找或介绍你所希望的人脉目标,然后,创造机会,采取行动。

2.参与社团: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

参与社团可在自然状态下与他人互动建立关系,从中学习服务人群进而创造商机并扩展自己的人脉网络。

你所认识的人是否都和自己很像?背景相似?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一致?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要注意,因为这表示你的生活圈越来越狭窄,拓展人脉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如何扩展公司、单位以外的人脉,扩宽交友范围,所谓的“虚拟团队”就很重要,亦即透过社团活动的开拓来经营人际关系。平常太主动亲近陌生人时,容易遭受拒绝,但是参与社团时,人与人的交往在“自然”的情况下将更顺利。为什么强调自然?因为人与人的交往、互动,最好在自然的情况下发生,有助于建立情感和信任。透过社团里面的公益活动、休闲活动,产生人际互动和联系。

参加社团的人都具有3种特质,第一证明自己是勇敢的,主动接近人群,不因害怕人心复杂就躲在家里、厨房或工作领域;第二证明自己是喜欢成长的人,因为在社团里面,不管是阅读、听演讲或是和人分享生活,都是让人学习成长的机会;第三因为是热心、喜欢做善事的人,才会加入社团奉献时间和金钱,希望透过团体的力量,让社会更美好。

很多人不是以我没钱,就是我没时间为理由,拒绝加入任何社团。其实想要拓展自己的人脉网络,爱钱之前必须先学会如何爱人,接近人就等于是接近钱、接近前途;唯有接近人群,打开人脉通道,一通百通,才是创造财富和寻找人生机遇的最佳捷径。

别忘了,如果你参加了某个社团,你最好能谋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当然,理事长、会长、秘书长更好,求其次也要当一个干事之类,因为,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服务他人的机会,自然你就增加了与他人联系、交流、了解的时间,你的人脉之路也就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延伸。

3.利用网络:廉价的人脉通道

我有一个在一家中型企业做销售部经理的朋友,而且,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地址,闲暇之余他喜欢将自己商场打拼的体会、经验、教训、甘苦贴在网上。有一次,在浏览博客网页时,他发现了一偏很精彩的文章,读完之后,他把自己的读后感以及对文章的肯定和赞美给作者留了言。就这样一来二去,他们建立了坦诚交流的“文缘”,很是投机。四个月后的一天,他突然接到这位网友的电话,说是在他所在的城市出差,问能否见上一面。见面交谈了尽两个小时之后,对方方才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并问他是否愿意到他的企业去工作。原来,这位网友竟然是自己所从事行业中全国有名的第二大企业的老板。

现在,他已是这家企业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由于他们在网上不设防的交流,双方对对方的价值观、思想、爱好、兴趣、处世原则、能力等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所以,与这位网友老板相处一直很融洽。目前,他还担任了两个博客版面的斑竹,据他说,利用网络他已在全国十五六个城市有了近20位比较知心的朋友,此举大大促进了他业务的开展,他自己也为人脉资源的延伸激动不已。

4.参加培训:志同道合的平台

参加与自己的工作或兴趣有关的各类培训班,有三大好处:一是走出去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二是一学习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三是培训班不仅是一个学知识、长见识、开思路的好地方,更是我们借此拓展人脉资源的好机会、好平台。当然,最主要的是你要积极主动,做一个有心人。

5.参加活动:表现自己、结交他人的舞台

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联谊会、沙龙聚会、庆典会等等,你若有时间还是尽可能地参加。有些人本能地厌恶或害怕参加闹闹哄哄的聚会,认为这些活动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自然,你若是想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人,这些活动的确是浪费时间和生命。而你如果想扩展你的职业和事业,这些活动对你来说是必不可少,你需要做的是,分辨出哪些该参加,哪些该拒绝参加。一旦决定参加,你就肩负一项任务,就是你为什么参加这次活动?你必须从这次活动中有所收获,那就是有利于丰富你的人脉资源。当然,老人脉、老朋友之间的活动你可以轻松一些。

6.处处留心皆人脉:学会沟通和赞美

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人士,你要善于学会把握机会,抓住一切机会去培育人脉资源与关系,其实有许多机会就在你身边,但你可能总是平白的让它流失。如在婚宴场合,你可以在出发前,先吃点东西,并提早到现场,因为,那是他们认识更多陌生人的机会;就是参加一次萍水相逢的会议,你也可以与你的前后左右五六个人交换名片,利用休会的间隙聊聊;在外出旅行过程中,善于沟通与交流,主动与他人沟通等等。其次是沟通能力。所谓的沟通能力,其实就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别人的需要、渴望、能力与动机,并给予适当的反应。如何了解呢?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了解别人最妙的法宝。除了倾听,适时赞美别人也是沟通妙法。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1921年付出1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ceo夏布(schwab)。当时许多记者访问卡内基时问为什么是他?卡内基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也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甚至,卡内基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让比他聪明的人更开心。”

在公司内部,你也要珍惜与你的上司、老板、同事单独相处的机会,比如陪同上司或老板开会、出差等,这是上天赐予你强化人脉的绝佳良机,千万不要错过。当然,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适当地表现,切勿弄巧成拙。

7.不怕拒绝,勇敢出击

有统计资料表明,现在日本有1.35万间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拥有这两个数据的主人是一个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日本麦当劳社名誉社长。藤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速食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