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度降到百公里每小时以内的时候,无人机再去飞往发射车上的有着电磁铁功能的回收机械臂。
因为速度足够慢,无人机机腹上预留的特殊部位就可以被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捕获,进而完成回收。
如果回收时无人机速度降得还不够,发射车也可以与无人机同向形式,让相对速度降低到可回收阈值,就可在大部分情况下完成回收任务。
不过如此一来,空战无人机上除了需要加装另外一套引擎外,还得留下一块质量足够大的铁制结构供电磁铁吸附,自然就会造成载弹量大幅下降。
只是,对现代战争中的空战战机而言极其重要的这个问题,对路远而言却没什么所谓。
首先,现代空战中的战斗机,虽然如同大部分其他武装载具一样,本质上依旧只是火力投送平台,但是现代空战使用的火力,越来越依赖超视距高智能高精确度的空空导弹。
假如,只是假如,假如美卡最终因为两个庞大势力的水火不容再次发生内战,那么两派的战机在争夺制空权的空战中,几乎都会在驾驶员肉眼观察到对方敌机前,就已经完成了交战。
以洛圣都时间线上美卡空军的最新也是核心空空导弹aim-120c-7为例,其飞行速度四马赫,最小攻击距离五公里,最大攻击距离一百公里。
扣除这些主要拿来忽悠人骗军费的参数中的水分,真正作战中,这种导弹的攻击距离也能至少达到20公里。
或者说,这种导弹能击中低级的一次发射,其发射时,敌我战机的相对距离也能有20公里之远。
而事实上,因为飞机同样也在运动,所以其实际飞行距离并不会是这个数字,更高或者更低全看当时的姿势。
咳咳,什么叫后入更高?不懂
总之,因为在相对距离有20公里,甚至30、40公里远时,空战战机就已经向敌人发射了空空导弹,所以现代战争中的空战,至少是一流空军间的空战,几乎不会打照面。
如此一来,空战中的决定性因素就从二战时的战机性能本身,开始慢慢分一些权重给了空空导弹。
那么,这就引出了之前的那个问题,对于现代空战而言,有足够的导弹才意味着有杀伤力。
如果我方战机载弹量不足,导弹先敌人一步打空,那么就只能选择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