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那仆从禀道:“湘王紧急召集了一众谋士、臣属、门生,正在为城门楼坍塌一事,商议对策……”
公输鱼不由地心里一惊:姑丈要我留下来听这些,该不是要挑明刚刚于城门前看见我了吧?
她心虚得紧,忙端起几案上的茶盏来喝一口,自行压了压惊,思量着是要彼此“坦诚”,还是要继续“打哑谜”。
还好,凤修听完了那仆从的一番报奏,并未提看见了公输鱼之事,也没说自己去了现场,只是绕过了“他们如何都已知晓刚刚发生的城门之事”这个问题,心照不宣地直接便开始就此事进行分析。
“城门楼坍塌,五皇子这惊天一摔,生死未卜,整个朝野都将被震动。相干的、不相干的,各路人马也全都要跟着慌乱起来;这首当其冲最慌的,必然是二皇子湘王成瑜。他于第一时间召集‘湘王党’商议应对之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既然姑丈“心照不宣”,公输鱼自然也就“难得糊涂”,不过,她尚未摸清姑丈与她说这些朝事究竟是何目的,便也不敢擅自开口去接话茬,只得再次端起茶盏,小口喝着、听着、尴尬着、琢磨着。
凤修却是毫不在意地继续分析着:
“不过,惊慌归惊慌,湘王目前最担心的,断不是五皇子的生死,他最担心的,应该是一则流言。适才老夫一路回府,闻得那流言便已开始在街巷中传播,速度可谓惊人。”
凤修说的没错,
城门楼坍塌事发时,那名大嗓门儿仆从,在哭喊中透露了滕王的身份,而人群中又有掌故之人及时补充说出了工部刚刚修葺过城门楼之事。
这两句,起初看似并无关联,可是事后,经过众人的口口相传,以及有心人的添枝加叶、推波助澜,一番起伏沉淀之后,便巧妙结合,成为了一则不胫而走,未满一个时辰便传遍了整个帝都,目前已是人尽皆知的流言——工部刚刚修葺过的城门楼,因被偷工减料,不堪一倚、崩裂坍塌,方致五皇子与巨石一同坠落;幸有江湖高手及时出手,推开巨石救下了城门墟市里的一众百姓,可惜未能救下跌落的五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