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母亲,对于村中可怜的人,还要想办法给一些帮助。
村中,有一位李大爷,他本来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各有其家,在农村生活困难的日子,李大爷住在大队公房,村舞台后边一间小屋子里。
大海家是一大家人,每人省一口饭,也就够老人吃一顿。
有一天中午,大海的母亲给全家擀的杂面条,杂面条下到大锅里煮好后,大海的母亲,想到了李大爷中午饭的问题,就想把家里的面条,让大海给端上一碗。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说:“大海,你帮我干一件事情?我舀一碗面条,你给前面大队公房住的苏爷端去?”
大海说:“我肚子饿了,要吃午饭了,吃了午饭后再去?”
大海的母亲说:“你这娃实在不懂事,李爷的生活没有人管,你少饿一会儿没有事的!”
大海看到了锅里的面条,早做好了,那种饭香味,都在鼻子前不离开,非常香,非常诱获人的吃饭的,大海只想早点吃饭。
大海的母亲,用比较严厉的眼睛直盯着大海:“大海,你到底去不去?大人让你干点事,你不听话,不干,那这顿饭你也别吃了。”
大海见他的母亲,给他说的话威严起来,他只好说:“我去吧。”
大海的母亲,舀了一大黄洋磁碗面条,全家人当时吃的面条,还不能像给这一碗面条的干。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转而温和地说:“你把这一碗面条,端给前面的李大爷,就说我妈教我给你端的,快去快回!”
大海端着一大黄洋磁杂面条,到了村舞台后边,李大爷住的小房子。
此时,李大爷还没有做午饭,就是说他的这顿生活还没有着落的。
大海喊了一声:“李爷?”
李爷还以为是他的孙子来了,慢慢地从炕上坐起来。
李爷脸上肌肉是黄色的,双眼的神光已经不多了,很模糊。说话的声音很柔和,应是内心中装着一颗善良灵魂的老人。
李爷一时没有认清楚,到他眼前的人是何人?
大海说:“我是张大海?你知道我大的名字吧,我大叫张善。”
李爷这才完全明白,来到他面前的人是谁?大海说起他父亲的名字,这老人就知道是那一家了,连连说:“你大你妈都是村中的好人!”
大海说:“苏爷,这一碗面条,是我妈让我给你端的?”
苏爷说:“你妈把福积下了,你全家兄弟妹们以后一定会有福气的!”
苏爷找了个小盆,把大海端给他的一碗面条,倒到了小盆子里,把洋磁碗给了大海手中,大海端着洋磁碗回到了他的屋子里。
大海对他的母亲说:“妈,我端给李爷了。”
大海的母亲,每要大海做这样的事情,像一个学校的老师一样,学生告诉老师作业完成了,老师就很欣喜,学生看到了老师脸上多了很多笑容,像花儿一样开放时那样美的笑容,学生也就高兴起来了。
大海的母亲,看着大海端着空洋磁碗回到了家里,就知道他所交给大海的事情,大海给完成了,那一碗杂面条,犹如她自己吃了一样高兴,犹如一位负责任的老师看到了学生完成了作业时的心情一样高兴。
村中有一位李婆,是住在大海家村东边不远的邻居,却多少年来,和大海的母亲关系极好。
大海的耳中很久以来,一直响着他的母亲一种声音:“你李婆是咱家的恩人!在生活困难的日子里,总是给咱家拿吃的东西。”
大海是怎么感受到李婆待他们家人或说待他的好处的呢?
先从一棵大柿树说起。村中北边虎头山下边一块平地里,长着一棵大柿树,是李婆家的柿树,这棵柿树结的柿叫帽规柿子,就是做柿饼那样的大圆柿子。
村中有一位李家的孩子,曹娃,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他常自带一把长竹杆,那里有柿子树,就上到柿子树上,用竹杆头夹蛋柿,这李婆家的大柿树自然是他猎取的主要对象。
秋天的一天,大海背着背笼,到虎头山给家里割刺刺柴,路过李婆家的大柿树前,他站住了。
大海见树顶上有一个人,在树上摘蛋柿。
曹娃的眼睛向树上望了一眼,就看见了树下站的人是大海。
曹娃对大海说:“你看那树梢上是不是有一个红蛋柿?”
大海看了看,没有看见。又细细地看了一眼,就在一细嫩枝上,有一个血红色的大蛋柿。”
大海说:“就在你最前面一枝上,有一个大红蛋柿?”
这曹娃是村中小娃里面最机灵的一个,就是说能动脑筋想办法做成一件事情的一位,也是胆量极大的一位。
曹娃试着把他的胳膊伸过去,把树枝搬了一下,却还是摘不到,这怎么办呢?曹娃随着一枝细的树杆,将身子移过去,一直到了那个红蛋柿最近的地方,曹娃的身子把那细细地枝杆,压的晃动了好多下,那枝杆要是压折了,摔到了地上,那是会没有命的,可是曹娃,因为还是一个小娃,不知后果是怎么一回事。他到了离那个蛋柿最近的枝杆上时,把那个蛋柿摘下来后,就慢慢地退到,另外粗的树杆上去了,再谋着摘到蛋柿。
大海当时让曹娃下树后,分得他一个蛋柿的一半,可是曹娃并没有分给他,他萌生着什么时候,他也要上到这一棵大柿树上摘蛋柿吃。
以后,他到山上给家里割刺刺柴时,他也上过这棵李婆家的大柿树,也摘到过红红的蛋柿吃过。那蛋柿是一种什么滋味?吃过荔子的味是什么?就是那种犹如荔子的滋味一般。
到了收获柿子的时候,对于李婆全家人,是一种过节日一样的喜悦!
李婆的爱人李爷,背着一个大背笼,手中拿着一个长长的竹杆,要到他家那棵大柿树上,要把每一个柿子都要用这长竹杆,打到树上的地上,再一背笼一背笼背回家里,背柿子的时候,是腰很弯很弯的,额上的汗水渗出来,直向满脸流过,一直流到地上。可是这些辛苦劳动的付出,都不感到多么辛苦。李爷向虎头山上他家的那一棵大柿子树上走去。
李爷还要边走边唱几声秦腔,生活虽然还有一定的清苦,可是李爷唱秦腔的时候,什么苦在他的眼中都不是苦了。
当李爷快走到他家那一棵大柿树前时,见他家柿树上有一个娃在树上找蛋柿吃。
李爷喊道:“那是谁家的娃,在树上吃蛋柿?小心把柿树枝给压坏了!”
这个树上摘蛋柿吃的娃是谁?这个娃就是大海。大海一听到了李爷的声音后,就慢慢地从树上下来,他想快离开柿树,背上柴背笼走开。
李爷走到柿树前的时候,大海刚从柿树上下来,树下边,正好有一根粗的树枝。
李爷心疼那一根粗的树枝,凭着它,明年还能结很多柿子,可是这么被大海给折断了,李爷一时很生气的样子,脸上是板起面孔来了。
“大海,你看这一根柿树杆,你是怎么给弄断的?吃蛋柿我不反对,可是不应把我家的柿树杆给弄断了?”
大海看着李爷脸上的表情,就以为他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一样?这怎么才能赔上李爷这一根断的柿树杆?
停了一会儿后,李爷对大海说:“我看你大你妈都是好人,和我的关系好,这要是别人孩子,我一定要把他的腿打断不可。”
大海听到了这位李爷说的吓唬人最狠的话,也就是这样,就背着他的柴背笼,离开了柿树下,上到了虎头山顶上,给他家割刺刺柴去了。
这位李爷才悠雅地上到了他家的这一棵大柿树上,用长竹杆,把每一树枝上结的柿子,全部打得干干净净,他心里美美的想到了,用这柿子做柿饼,或让村中一位相好的人到他来了能吃他到他家的柿饼,想到这里,他觉得他此时上到柿树上,打柿子的劳动是多么有意义啊!
李爷家的柿子,做成了柿饼,李婆送给柿饼的人,最多的是哪一家?离过年很近了,村中李婆家做的柿饼成功了,每一个柿饼,潮得白雪一般白,李婆把柿饼装在了她家一个长长的大木柜子里,这柜子里的柿饼,是李婆家的最好吃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