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程老师,看着大海过了水渠上面的路面,

程老师,看着大海过了水渠上面的路面,进到他们班了。程老师对大海很了解的,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喜欢玩笛子。这么多年过去之后,回到了他的故乡,在音乐方面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坚信他给他们班同学,教一段京剧唱腔是没有一点问题的。程老师很放心地,回到操场以北她的一个小屋。

大海接受了程老师这个任务的时候,他只是得到了一个,给高一同学上一节教音乐课的实践机会,他当时并没有想到向程老师要带课费,这个想法根本连想都想不到,只是一个纯粹爱好音乐的行为。

大海进到九年级一班教室后,他站在了黑板前,一个女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竟哗地一下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这让大海非常激动,感受到这个班上同学,对他如此尊重,大海看了全班同学一眼后,全班同学才坐下了。

坐在教室后边,有两个男生,一个对一个说:这老师长的和我们个子一般高,他能给我们上什么音乐课?

一个说:“不能这样看问题,会上课和不会上课,和个子高矮没有一点关系。”

坐在近前的女同学悄悄地说:“你们俩个不要说话,注意力好一些,我们还想跟这位老师学习音乐?”

大海先简单地给全班同学讲了几分钟,他所知道的乐理知识,什么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还有小节线,终止线等,练习了几条简单的乐曲。

乐理知识一直讲下去,大海怕枯燥,就赶快转到了给学生教《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唱腔》,给学生教唱李铁梅唱的“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这一段。

这世界上的事情非常有趣,大海非常喜欢这一段,曾经暗暗地学唱过多少遍,这一段中说不清有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打动着大海,大海喜欢每一句词,每一个音符。

大海先给学生模仿刘长瑜老师唱的感觉唱了一遍,大海唱的时候,发现全班同学,竟非常专注,没有一个人有说话的声音。教室安静的时候,大海听到他唱这一段京剧的声音,非常好听,声音中极含有深情。

大海唱一句,全班同学跟着唱一句,在这里,他才体会到什么是一种真实的感情表达的呼应,不但乐句中,一个乐句之间和另外一个乐句之音有呼应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中也有感情的呼应,只有一个方面的声音是不好的,必须有一个应和的声音,大海感到了一种上课时,老师和学生互动时,那种情感的呼应之美。

教了数遍以后,大海让全班同学合唱,分组唱,合而分,分而合的唱了几遍,唱得非常整齐,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

大海上课的兴趣始终很浓厚,没有想到,下课的铃声就响起来了。大海说下课,全班同学又整齐地站了一回,大海有些留恋不舍地离开了九年级一班。

大海一下课后,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一,到了九一班程老师办公室。

程老师一见大海,就问:“怎么样啊?”

大海说:“你们班同学上课非常安静!把那段京剧唱腔学会了。”

程老师又问大海:“你三叔给你找带课教师的事情,怎么样?”

大海说:“还没有找好,找好了,我三叔会给我说的,他现在还没有给我说,今天一早就出去了。”

大海的三叔,回老家,大海的爷爷让大海的三叔,帮助找一个工作,大海的三叔,能帮助大海找一个什么工作呢?他对教育方面稍于熟悉一些,具体却找哪一位熟人帮助他呢?

大海的三叔想到了,离他在的学校以东十里路,有一位女老師李达芳,大海的三叔下县,曾经到李达芳老師那里去過.李達芳曾經給他說過:“張老師,你能大帮助我們學校找個老師?我們學校有五個年級,我一個人帶不過來課?”

大海的三叔說:“我试着帮助你找一個带課老師?”

這是半年前,李达芳老师曾给大海三叔说过的话,可是不知现在给她,介绍他的侄儿,到她的学校当带课老师,不知人家是不是找到了,大海的三叔第一个想法,就是先找一下李达芳老师,看给大海找带课老师有没有希望。

大海的三叔一大早,骑着自行车到了李达芳老师的学校,李达芳老师正在上课。

大海的三叔把自行车,停在了教室外面的操场上,向李达芳老师上课的教室走去。

李达芳老师看见了张老师是来找她的,对张老师笑着说:“你先进里屋坐坐,我给学生很快就上完课了。”

大海的三叔从一个小门进去,有一间小屋,南边一半是厨屋,北边一半是李达芳老师休息室和办公的地方。向北面的墙上,有一个小窗,窗子放着一张小红色桌子。

屋内以西有一张床。大海的三叔坐在窗子下边办公桌子前的椅子上边。

都没有人等人时的心情,以为中间没有任何阻隔,却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大海的三叔,这时候,多么渴望李达芳很快就下课,当面向他谈大海的事情。

这所学校的自然环境还是很好的,以西,学校的教室就挨在一座小山下边,山上有茂密的树林,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之感。

学校和山不分,完全是融合在一起,没有你我之分的,想这里的学生,一种有更多的如山一样的坚强,如山一样的宁静。

学校的操场挨着一条公路,是从西安回来,经过县城的公路,再往前还有三十多公里就到县城了。

公路下边有一条小河,一直向东流去;学校以东是一道向前无限伸展开的高山。山下边平地上,很多山里人的石板房子,学生要过到小学里上学,就要过到河这边来,河水不深,好心的山里人,从别处扛着四四方方的石头,排列在河水中一道小石摆,学生或村人过对河西,就要踏着水面上的石头,很平稳地过到河对面去。

大海的三叔感到这所小学所处的自然环境,应是一所很美的学校,而且学校就在公路边,交通也是很方便的。

李达芳老师下课后,走进她的里屋,对张老师说:“让你久等了,我一个人上五个年级的课,每一个年级都要上到,上课时间长了一些。”

张老师走进李达芳教室那一瞬间,李达芳就早预知到这位张老师找她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一定是和她的学校需要老师有关,曾经给这位张老师说过,让他帮助她找一个带课老师的事情。

李达芳泡了一壶茶水,先拿出了一个很干净的玻璃茶杯,给张老师倒了一杯。

“张老师喝茶?”

李达芳把倒好的一杯茶水,递给了张老师的手里,张老师接过,玻璃杯子还要感受到一种温热,李达芳老师用双手端玻璃杯子里,那手指上含有热情有温度留在杯子上,张老师感受到了这们李达芳老师是一个待人很热情的人。

李达芳老师坐在床边,问张老师:“张老师,你到我这里有什么要紧事情吗?”

张老师说:“你上次给我说的找一个老师的事情,我侄儿大海很想当一个老师,能不能请你帮助一下?”

李达芳老师说:“是这样,张老师给我说的事情,我很重视的,我再找大队支书说通,先给把大队这一个关过了,然后再找公社张书记说说,让张书记能同意,再报区教育局和县教育局批准,先当上民办老师,这样能干得时间长一些,当临时老师,当上一个月或两个月不长远。”

张老师静静地听着李达芳老师给他讲的这段话,他感受到给大海找当老师的事情是很有希望的。

李达芳老师说:“是这样,我中午,让我女儿把大队支书卢支书喊到我这里来,让他吃个饭,然后吃饭的时候,我把这事提出来。”

张老师说:“村子里有没有商店,我去买瓶酒?”

李达芳说:“你不要买,我家里还有酒。”

张老师心想:李达芳是为了我的事情,招待那位大队的支书,不能由她一个人操办完,我买两瓶酒,也是应该的。

张老师说:“李老师,做饭的事情包在你身上,酒我来买!”

李老师见张老师买酒的态度很坚决,就没有反对。

张老师说:“我出去买酒去。”

李老师对张老师说:“小店就在一出学校不远,向山下的小庄稍走几步,就找到了。”

张老师按李达芳老师指点的,很快找到了小店,很小的一间屋子,有一个小柜台,是在自己家里开的店,百货齐全。

张老师走进小店内,一个长辫到屁骨下面的店主,见张老师到她的店里,笑语盈盈地问:“你要买什么?”

“我想买两瓶酒?多钱一瓶?”

“玉米大曲,五元一瓶。”

张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钱包,取出了十元钱,给了女店主,拿上了两瓶玉米大曲的酒,回到了李达芳老师屋子。

张老师问李达芳:“李老师,我买这酒不知行不行?”

李达芳笑着说:“农村这样的酒就是好酒了,行的!”

李达芳给学生放了午学,就开始忙碌做饭起来。

李达芳给她的大女儿说:“李娉,你去到卢支书家去一下,就说我妈请你到家里来有事。”

李娉去离校很近的以西,在一个公路弯弯小山上边,有一家三间土屋,就是卢支书的家里。

李娉走进家内,见卢支书的女儿卢花芳,问:“你爸爸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