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和邱馨慰,也应有一种缘分的。
传说中,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多少万年之前,有一道芨芨的高山,高山下边挨着一条日已继夜奔流的大海,高山上有一块石头,它近处有一株兰草,得日月星辰之光滋润,渐通了灵感,那兰草有一天心滋生出一种犹如人的情绪,自感不如近前的石头坚定,不如别的花儿的婀娜多姿。
石头对兰花说:“你不要这样想,所有花儿草儿都是一样的,都有芳香味道的,都有自己的美,你要好好地珍惜自己美啊!”
这株兰草听了石头的话,更加专注静心起来,渐渐地,竟长成一株任何花儿草儿都比不过特别妩媚动人的兰草,开的花儿特别芳香。
这一块石头,却非常英气,内心中有一种坚定,它坚信,它能补天,能在任何地方,为所需要的人派上用处。
兰草对近前的给了它信心的一块石头说:“如果下辈子,我们都来到了人间,你如果不如我的时候,你如果没有自信心的时候,我一定为你说增加自信的话,增加力量信念的话,让你重新振奋起来,经过你的不断地修炼,完成你的人生意愿。”
大海以后读《红楼梦》小说的时候,他回忆起他和邱馨慰之间的缘情,在多少万年之前,应有那样一个假想的故事存在的。
世界上一切事都是原因和结果,没有无因之果的。从现在能知前世之缘,从现在所为能推来生之世之缘。
放暑假了,大海在深山的学校,一时没有地方去,唯一能去的地方,是他的二娘的学校,是大海的二娘那个以学校为家的学校。
暑假有好多天,大海是在他的二娘的学校渡过的,或说是在他的二娘的家里渡过的。
大海想:我在二娘家总不能天天吃闲饭吧,只当一个食客,这多么没有意思,能为二娘做些事情,可是能为二娘做些什么事情呢?
大海的二娘,当时烧柴是买柴烧,他想到山上给二娘割些柴,大海知道二娘学校东边不远的山上,有一种野刺,一大簇一大簇的,圆圆的一小片,这里山里的群众还看不起割这种野刺的。
早饭之后,大海背上了背笼,拿了一把镰刀,沿一条东边上山的小路走去。
雨霁,晚上下过雨之后,天亮后就停下来了,东方天穹上的太阳早早升起来老高了,山路上显得湿润润的,人的双脚踩在上边,发出些许细碎的声音。
大海沿一道连绵的高山山底的小路,斜着向上登攀,山路弯弯曲曲,此时,山上完全被太阳光,铺照着光灿灿的。
山上,当竖起耳朵倾听时,会有小鸟的喳喳地叫声,那是天籁般的最纯净的歌唱。
还有小虫乱鸣。山上,到处到有音乐,只要用心去倾听,才能发现这样如音乐一样好听。
山下,一条大河挨着大山流过,远远的能听到了河水流动的声音。大河水涨起,又开始跌落下去,水色还有一点土红色,已经沉淀得变成了清沏起来了。
大海此时,被这太阳照得全身发亮,虽然是夏天的太阳,因为下过雨之后,明显感到把它的炎热之气降下了很多。
大海上到了半山,见到了野刺,就把它割下来,长长的绿的枝条,上面有绿绿小小的叶子,也有如针一样锋利的刺,尖尖的,大海好多次,稍不小心时,就会被这种刺儿扎破流出红红的血来。
大海上山的时候,为了不被上山路滑倒,穿的是草鞋,上山路,确实需要这草鞋,草鞋穿在脚上,走山路,感觉里轻松,不那么费力。
大海割野刺时,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吼起陕西的秦腔来,他最唱的是《红灯记》李玉和唱的那一段著名的唱段,临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最和他会心的一句,烦闷时等候喜雀唱枝头。
大海每看到了一簇野刺时,用一个木丫夹住,对着刺的低处,像割麦子一般,一下子割一大把野刺。
有一块土楞上面,长有一大簇野刺,大海刚割掉,他自己哗啦啦地从土楞半中滑到了土楞底处,土楞的土哗哗地向下落。
到了接近午时,大海割了重重的一大背笼,就背下山去,返回他的二娘的学校。
大海背着重重的一大背笼野刺,走到了离他的二娘的学校快近的地方,找了个平台歇息了一会儿。
大海已经远远地看到了邱馨慰家的三间平屋子,邱馨慰的母亲,一个和言悦色的总是幸福感很多的人,她比村中其他的人高兴的原因,在这个山里,出了一个能到西安大城市上大学的学生,就是她家的大女儿邱馨慰,她感到为她们全家人争了光,也为全村人争了光。
大海每次到他的二娘的学校的时候,总会遇到的人是邱馨慰的母亲,她见了大海总是笑着说:“大海,你来了。”
可是这位邱馨慰的母亲,她不会理解,他和她的女儿同是中学上学的同学,同在一个班上,他们之间同学之情是永远存在在她们的心中的,是宝贵的,是人生的大礼品,是多么不想让它过去,它像梦一般地经过了那么一个成长的阶段。
当进入到成人以后,还想把那阶段中学生的友情再还回来,怎么是那么难啊!只能在梦中重现它。
当成人之后,回忆那段学校的生活时,一个人想一个人,想全班同学,相信那些学生都会在心中有感应的,说不定,他她在另一个地方,同样讲着他们当初经历的故事。
大海此时,背上贴着一个竹背笼的身子,他心中有一个念头水一般地流过,那邱馨慰,会不会从西安回到她的家中,能和她见上一面,是人生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又想到,他此时是什么模样?一个农民,一个民办教师,和农民没有什么不同?
说实话,大海这段心境,虽然他热爱教育工作,可是现在是怎么一种环境里生活?是在一个无法想象的深山沟里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人教几十个学生,一节课对付三个年级,什么课都要教,什么是山,那才是山,这里一个人家,那里一个人家,离开了一切文明,到了一个原始的山中,从没有吃过青菜,很难吃上一餐白面面条或白面馍头,就吃玉米糊汤,分给他的玉米一天一斤玉米,还不够吃。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这样,差距是拉开的。都是同班同学,而邱馨慰人家就考上了大学,大海却此时处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环境之中,怎么才能改变得好一点呢?
大海双脚穿的是草鞋,而他的同学人家从西安回来,穿的是漂亮的皮鞋,这简直成了不同世界的人。
大海很相见到邱馨慰,又苦于他自己这样一种样儿,怎能好意思见他的漂亮的女同学呢?
大海背着重重的一大背笼野刺,背到了他的二娘学校门口房檐下边。
邱馨慰的家就在大海二娘的学校以北,有三四步远。大海把背笼的野刺,倒在了房檐下,直起身子,站起来后,无意间向北面邱馨慰家门口望去,门开着,邱馨慰家开着一个小商店,商店内站着一个漂亮的像是城市的漂亮的女青年?这个美人是谁?正是大海的中学同学邱馨慰。
大海想也没有想,就快步到了邱馨慰家商店门前。
人真的是变化的,邱馨慰在西安上大学之,几年下来,她整个人,完全看不出她是生活在山里的人,完全变成了大城市的人,穿衣,打扮气质完全变了,这确实是环境改变人,影响人。
大海现在真正地生活在山里,而且是生活在极深山中,大山改变了大海,大海此时真的成了一名真正的山中的人。
邱馨慰一眼就看到了大海双脚上穿的是草鞋,而此时,邱馨慰依旧穿着一双时尚高根皮鞋,光亮亮的,整个人身体更大,俊美。
大海在没有见邱馨慰之前,他还做了一个在梦中和邱馨慰相见,他们竟在一个大学上学。
梦中,在大学校园一座花园里,坐在一个圆圆的石登子上,面前还有一个石桌子,大海拿着一本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邱馨慰拿着一本《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小说。
大海问邱馨慰:“《约翰.克里斯朵夫》小说,你读了之后,有什么启示?”
邱馨慰说:“克里斯朵夫的舅舅高脱弗烈对克里斯朵夫给了很多人生的启发,我最喜欢这样一段话。
高脱弗烈指着绚烂而寒冷的天边显现的朝阳说:‘对这初升的日头,得抱着虔敬的心……便是像今天这样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了。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如果你是好人,一切都会顺当的。干吗要为做不到的事情悲伤呢?一个人应当做他能做到的事情……竭尽所能……英雄就是竭力做好他所做的事,而平常人做不到这一点。’”
大海听了邱馨慰给他讲的这一段,激动地说:“这一段太好了,对我有启发,我虽然还有理想存在,可我还不懂从哪里起步,就是从身边看得见的小事起步,竭尽所能,问我做到这样吗?离这个要求,还很差得很远,有十万八千里之差,可是我还是愿意重新开始。”
感谢上帝安排了大海后邱馨慰有了一个在梦中交流读书的机会。
现在,大海就站在邱馨慰面前,他竟无语了,不知从哪一句话说起?
大海到到邱馨慰的面前,心中非常高兴,他看见了邱馨慰,看见她清沏如山中泉水般的双眼,看见了她脸上的笑容,看见了她青春般的厚实的长长的发丝,她是扎着两个短辫,显得极俊美清秀。
邱馨慰见大海有一些不自信的表情,也是他处在人生某种阶段时的产生的表情,她用手去轻轻的摸一下,就能摸出来的。
邱馨慰想让大海找回他当年在中学上学时,那样一种自信,想让他以后在生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人生道路,完全是他个人通过努力所得到的,不是走捷径所得。
邱馨慰为大海说出了什么惊人感动他的话,让大海至今不忘大海此时,脚上穿着一双草鞋,由于爬山,那草鞋底面已经磨得破了很多,站在邱馨慰屋子,所谓的小商店的柜台外面的地上,是土色地面,坚硬,大海此时站在这样的地上,那地面却宛若变得柔软起来。
屋外,太阳正午时,把它的热情的光亮,撒在门前的小路边上,大海站的门内,进来了很多太阳光。太阳像一个人一样,在慢慢地走路,那太阳光,在大海身上从头上,照到了脚面。
邱馨慰家门口,南边不远的那一条大河,此时当天上的太阳,像是完全掉到了河面上,河面上空,闪耀着红红的太阳光,天空,大地,和这一条大河,完全友好地合作在一起。
大海站在邱馨慰小商店柜台前,他见邱馨慰,人家是一位大城市回来大学生的模样,而他自己完全是一个山里的寒暄样,他感到他和她之间,完全是像是来之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可是心中,隐约地感到那种同学情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