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到了二娘的家里。
大海的二娘这一次,在她批改作业的小屋,和大海说到了读书的事情。
大海这一阶段,是在青春时期,对人生一些事情,仍旧很迷茫,他感到他处在一个很被人冷落的阶段。
大海的二娘说:“你总在读书,可是读书,要真正能启发自己的思想,能解决自己一些现实的问题。”
大海的二娘关于读书的问题,是从书中能找到关于人生的答案,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大海多年以后,依旧感到他的二娘这个要求很高,读书为有用读书,实际上是读不好的,人生的问题,是要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靠自己悟出来的,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大海的二娘和大海说了关于读书的事情,谈了一会儿,大海的二娘忽然拿出一件暂新的棉袄。
大海的二娘说:“你穿上试试,看大小合适不合适?”
大海把旧袄脱掉,旧袄有一个缺点,胸里怎么进风,保不了暖。
大海穿上了这件新棉袄,感到一下子把冬天的冷给赶走了,穿上新衣服后,大海想起了他小时候,过年,母亲给他做了一身新衣服,穿在了身上,大海当时有一种特别的喜悦,大海的二娘,给大海做了一件新棉袄,大海穿在了他的身上,像小时候过年一样的欣喜。
大海想到两周之前,当他对二娘说了想让二娘为他做一件棉衣事情,还以为他的二娘不给他做,当他穿上了他的二娘为他做的一件新棉时,才感受到了他的二娘,是用行动来证明的,这让大海感到很吃惊。
大海从故乡,经过他的三叔的帮助,在a县找到了一份民办教师的工作,开始在公路边上的学校,后来调到了深山,这中间的现实,和大海所斯望的是两回事。
有一天公社开会的时候,在一个公社中学的教室里,大海当着全公社教师的面说:“我从今天起,不当民办教师了。”
有一位中年陈老师她对大海说:“大海,你要坚持下去。”
大海做了这个决定,本来是想在这个县里,有他的二叔父、三叔父,有很多亲人都在一起,他本不想离开这个县城,大海经过了一番心理斗争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大海又到了他的舅父关中,请他的舅舅在关中帮助,在一个生产队落户当上了农民。
大海当时住在生产队一个草屋子里。
有一天,大海收到了他的二娘寄来一封信,他躲在小屋子读了,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回到故乡,和你妈说你的事情,你妈很不愿意你离开这里,觉得有你二叔和三叔在一起,在那里以后有发展前途的,你妈主要迷信是你二叔是县人事局长。我和你妈为你的事情,还发生了争吵,你妈指责我们不该同意你走。
大海,俗语说得好,‘穷在大路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你一定要争口气啊!混出个人样啊。”
大海当时,读到了他的二娘的这封信,心里还是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感觉,有亲人还在身边之感。
大海又一次当上了农民,在a县城当民办老师,每月还有二十几元的工资,可是现在当上了农民,每花一元钱,完全靠自己挣,挣下了,就有这一元钱,如果没有收入到一元钱,那就没有这一元钱花。
花的钱从哪里来啊?生产队当时还给了大海一点土地,辛苦种下了麦子,要有平时生活零花钱,就卖粮。
六月的一天逢集,大海扛了一袋小麦,在街上买。大海到了他的舅舅这里落户后,认得了一些朋友,都是学校或区文化馆干部这样的人。
在区文化馆门前南边的一条小街路边上,卖粮的农民,呆在街边,高高的一袋一袋的小麦像排队一样,排了一个长长的队,都把袋口打开。
这时候,才能感受到拿钱买小麦的人,更显得身价高一些。偶尔有几位要买小麦的人,走到了卖小麦的农民近前,那卖小麦的农民早早地把袋口给人家张开。
买小麦的人,抓一把放在手掌里往上下扬了扬,吹了吹,笑着说:“这小麦麦粒不饱满。”
这让那个想把小麦卖出去的农民多么失望啊。
大海扛的一袋小麦,也放在这长长的小麦袋子中间,守在小麦袋子近前。他最怕见到了熟人,见到了熟人时,他把脸转在一边,别人还以为他是买小麦的人。
正好有一位当地区中学的赵老师,个子高高的,一脸笑容,他走到了大海跟前,一眼就认出了大海,并且还亲切地叫了一声大海,大海当时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脸竟一阵一阵红起来。他此时,完全是一个真正的农民身份,却骨子里,根本没有把他当农民看待,那一点爱面子的心还放不下。
村子里有一位青年税闯世,有一天到大海家里,对大海说:“大海,你到我们队里来了很久了,也知道了农民挣钱不容易,我们想办法干些别的事,争取挣些钱,为了让自己生活得下去。”
大海说:“能有什么办法挣到钱呢?”
税闯世说:“我们公社有一个加工厂,加工盖楼房用的水道管子,咱们帮助他们推销,推销一顿,能挣五六百元钱。”
大海想村中一位村人,和他玩得好的人,借了三百元钱,拿上这三百元钱,还是来到了故乡的城里,找熟人,能推销出去水道管子。
大海和税闯世经过街上邮电局时,大海说:“我去给我二娘打个电话,求她帮助,看她们单位需要不需要?”
大海的二娘,已从学校调到了县里一家木材公司当上了会计。
大海进到了邮电局,让服务员接通了他的二娘的电话。
大海站在电话厅前,拿起了红红的电话听筒。
大海这时候,最大的心愿是想让他的二娘给在县城联系,能给盖楼房的单位推销水道管子,他主要想从中挣到钱。
大海叫了声二娘:“二娘,我是大海,你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我有一件事情想求你,你看县里盖楼房,需要水道管子,帮我联系一下,推销几十吨,越多越好!”
大海的二娘对大海说:“你这事,我帮不上忙。”
大海没有对他的二娘说清楚,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大海的二娘问大海:“人家盖楼房自己就会有采购员,需要什么采购什么,怎么还要你来干这件事?”
大海听了不知如何回答他的二娘的话,他是想从中挣到钱,才做这样的事情。
大海和他的二娘在电话中,就这样说了几句话,然后放下了电话听筒。
大海和税闯世路过街上邮局的时候,心中突然想到了他的二娘,他当时想做的事情,就是一心一意想推销掉水道管子,能和任何一定家需要的单位签上合同,他想得美美的,想给他的二娘打个电话,想他的二娘一定会帮助他的,实际上,通过打通电话交流后,才明白,他的二娘还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不能给他帮助。
又过了多少年之后,大海去了音乐学院自费学习毕业,一年春天的一天,他去一个县里文化馆联系工作,那个县里的文化馆,同意签半年合同,先工作半年,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又向前开始跨出一大步。
大海从那个县城,回故乡,正好要路过a县城。
大海在这个县里,当过六年的民办教师,这个县城很多地方,都留过他人生的脚印,也是他人生命运和他有联系的地方,更重要的这里有他的二娘、二叔,还有三叔、三娘等亲人都在这里,大海正好路过这个县城,他很想见到他的这些亲人们。
大海到了县城下了车后,心中早知道,他的二娘是县木材公司上班,他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他的二娘,心中还有些忐忑,他的二娘是不是还会理他吗?
从小以来,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他的二娘,给过他数不清的好处恩惠,可是他到底给过他的二娘什么好处呢?可以说没有一丝。
大海在街上买了些白酒等小礼品,装在一个提包上,打算送给他的二娘。
大海知道他的二娘的家里,是在县委大院。
大海先到了木材公司找他的二娘。大海到了县木材公司大门口,问了一位看大门的工作人员,那人对他说:“就是院子北面第一个办公室。”
好多年没有见过他的二娘,不知此时,他找他的二娘,见面后,他的二娘还会不会理他。他竟有些胆怯起来。
大海内心中,有一种对亲人的思念感情,怎么也无法从他心中割舍不掉的,他还是大着胆子,向他的二娘在的办公室走去。
大海走进了他的二娘办公室门口,他的二娘是不是会理他?敬爱的诸位看官,且听下文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