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插叙几段,是为了让本书作者的心静下来,把他要写的继续写下来。
大海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教室音乐老师给学生上音乐课,音乐老师弹奏了一首民歌,弹完以后,全班同学根本没有注意音乐老师弹的民歌的歌名。大海只顾听老师弹琴,音乐老师让他回答民歌的歌名,他回答说不知道。
音乐老师说:“大海,你想想吧,难道没有听过吗?”
大海听到老师弹的这一首民歌旋律,感到很熟悉的,可是想不清楚具体在哪儿听过。
音乐老师说:“大海,你再想想吧?”
经过用老师用你再想想两个字的启发,大海终于记起了,那是他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位音乐崔老师给同学上音乐课的时候,唱过这首民歌,民歌的名字叫《唱得幸福落满坡》,是陕西商洛民歌,由农民作曲家史掌元老师作曲。
这一个例子,当一件事,一时记不清楚的时候,如果运用再想一想,就可以回忆起来的。
有一句俗语,想比做还要厉害,不是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是心想事成,想在行动之先。
大海以后读过傅雷翻译的罗曼。《约翰·克利斯朵夫》,其中有一章写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六岁时,很崇拜一位作曲家阿斯莱。
阿斯莱问约翰·克利斯朵夫:“你长大愿意不愿意当一个音乐家?”
克利斯朵夫拼命摇头,摇了五六次。
“那么一言为定喽?”
克利斯朵夫点点头,还要求阿斯莱亲他一下,阿斯莱亲了他,并再三追问克利斯朵夫,“别忘了你答应的话。”
大海读上面这一段时,忽而想到了中国的汉字信字,人和言组织在一起为信。
康熙字典对信的解释,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又【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
大海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信字,这信一言为定,发现他自己平时说过的话,以后却没有去做,不合当初的所言,这个克利斯朵夫坚守的一言为定太神奇了,他坚持了一生的做音乐的态度。
静观大自然万物,特别是月亮,大海只要想到月亮,就会想到他小时候在故乡的晚上看到的月亮,还有在唐诗中读到的月亮。如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