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师用钢琴给听课的同学弹了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让同学理解旋律的落音关系是怎么一回事,第一句落在不稳定音上,第二句落在主音上,给人以稳定感,第三句落句更不稳定音级上,第四句落在主音上。大海似乎从这样的细致地分析中,对歌曲创作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有一个理解。
这位老师到了下课了,还有同学向老师提不懂的地方,老师还是很耐心地给同学解释着,真是诲人不倦的一位好老师!
那位作曲沙老师还走到了大海跟前问大海:“你听懂没有?”
大海果断地说:“我听懂了!”
这位作曲沙老师脸上显示一种满意的微笑,因为他知道像大海这样基础差的同学都能听明白,那么别的同学听他这作曲课更能听得懂了。
大海这时候,怕沙老师不出教室,英子那边,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他来参与,他怕去晚了。
沙老师问完大海的话后,才走出教室,教室听课的同学纷纷走出教室,大海直接跑到了声乐系的教室。
大海到了声乐系一个大教室,他一进室内,只见王老师正坐在一架钢琴前,钢琴上面放了一个录音机,这是为了英子唱歌的时候,录音准备的。
王老师坐在钢琴凳子上,正在为一位跟她学习声乐的外地一所中学女老师唱歌弹伴奏。
大海进去的时候,小赵也站在王老师的钢琴跟前听着。王老师见了大海进来,向大海点了一下头,依旧专注地弹她的钢琴伴奏。
一位个子苗条脸带笑容的女同学,正在唱一首民歌。
唱完后,王老师竟不顾情面地批评那女同学,说:“你大概没有把学习声乐放在心上,你把时间用在逛街方面多了一些,你给我学习声乐时间还要长一些,小赵比你跟我学习得晚,竟进步很大!”
大海听到了王老师讲话有苛刻的声音,也有表扬舒展的声音,她弹钢琴的时候,两手指在钢琴各个音区上来回移动,像有各种舞者在一个大舞台上面轻快地跳舞一般。
王老师的手指细长红润,那么灵巧,弹琴的水平那么专业化,发出的声音像一个歌唱家在动情的演唱一般,让大海情不自禁地会为之倾倒,这音乐是这么美啊!
那位女中学音乐老师,当王老师批评她的时候,她的眼光灼灼,眨了一下,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当时已经有三十多岁,王老师这样批评她的时候,她也不能还王老师一句,内心中一定有一种后悔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在练声方面多下些功夫?一位负责的老师批评一下她的学生,也许这样,反而是一件好事,能激起她的学习在学习专业方面更用功的动力。
女中学老师唱完后,王老师开始让英子唱歌。
英子此时精神上做好了唱歌的准备。
大海之前,曾听说过王老师是怎么教她唱一首东北民歌《摇蓝曲》,老师启发她,就是孩子的母亲,面前正好有一个摇蓝,要心中眼中都有摇蓝,更要有自己的孩子,是母亲对她的小宝宝爱的歌声。
东北民歌《摇蓝曲》的原歌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