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竹笛声韵

竹笛声韵

我在小的时候,与一根竹笛结缘,一有时间就练习吹,它发出的每一个清亮的音,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快乐。

爱上吹竹笛,常常欣赏别人吹。

有一个晚上,村剧团演戏,戏开始之前,舞台前的红布做成的大幕还没有拉起,电灯光通亮,台上面的观众早坐得满满的,中间好地方的观众是坐在自己带的长凳子上,两边的人是站着看,我站在西边的站的人中间。

有一位青年人,手上拿着一根竹笛,站在台前边,大幕外面的地方,向大家敬了个礼,说:“我给大家吹一首笛子独奏曲”。我细细地听着他吹的每一个音,那每一个音就像是蹦着跳舞,让我听了后,特别一种爽快之感。

我当时还想到,看人家能上台表演吹笛,有一天我也要练习好了,上台去吹,给人们带来快乐。

为了找到练习吹笛子的曲,我大胆地找爱好音乐的人,请他们帮我教简谱曲子。

村中有一位姓张的人,在兰州市工作,回故乡走时在公路上等车,我到了他的跟前,因知道他是一位懂音乐的人,就对他说:“叔,请教我几首曲子。”这位张叔脸上表情是很和蔼可亲的,当下为我抄了几首眉户的曲子,并且给我示范唱了好多遍,我很快就学会了。

在我少年的心中,很迷信县剧团的吹竹笛的人,总认为他们吹得好听。

有一个晚上,县剧团在村舞台上演出。演出开始之前,有一位高个子的演奏员,拿着一根竹笛站在台上面,吹了一首特别欢快的曲子。他脸上的表情很平静舒展,穿着长长的裤子,整个人的形象在我看来高大了起来。他吹的是一首新疆之春风格的那样的曲子,听时,随着乐曲,我跟着这优美的旋即,插翅飞到了新疆一样,快乐无比。

县剧团的这位吹笛者,在我的心中以为是最美的人一样,他的美是因为他的笛声好听,我想要是我能吹得他那样好听就行了。他的家离我家有两三里路,当他从公路上步得着回家时,我曾经在很远的地方,目视过他走路的背影。

村子剧团晚上排节目,我去看排练,排练不结束,我不回家。这样认识了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原来在县剧团当演员,因为噪子不好了,工作变动为区里的炊事员。

有一天早晨,我和父亲推玉米碜子,一个人一个木杠子,沿着磨房转了一个又一个圈子,用我和父亲的力,把石磨转动起来,让玉米变成碎细。我不知累,边推着磨子,还吹着竹笛,能听到笛声,我就感到特别有趣。父亲并不十分理解,对我说:“你学习这,这以应心,长大了靠它吃饭不成。”我还要犟嘴,意思不同意的说法。

当父亲用箩筛细玉米粉时,我趁父亲不注意时,就偷跑到区医院找那位音乐爱好者教我学习吹竹笛,为了学习几首当地的戏曲的曲谱。

我几乎是跑到区医院的,到了食堂的小屋,我要找的一位音乐爱者的叔叔他叫军良,我叫他军良叔。当我出现他的眼前时,军良叔正在切猪肉。见他脸上是很温和的表情。

我说:“军良叔,请你教我几首眉户曲子。”军良叔说:“你等一会儿,我把这些猪肉切好了教你。”

军良叔教我曲谱,我能帮他做些什么事情?我二话没有说,想帮他挑水,就挑起了桶,去了丹江河岸边的泉水前。当我到了泉水边上,用一个大铁匀舀满了两桶水,挑起就返回。有一段路是一个直直的梯子形的,很难走,我肩膀上挑着两桶水,是很吃力的事情,可是为了学习到音乐知识,就咬着牙,一步一步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攀登。

当挑到区医院的食堂时,倒在水瓮里面,就把这个功课做成了。军良叔帮我倒在水瓮里的。看我为他挑水很高兴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