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和岁月同行的歌声

郑老师家有钢琴,英子站在钢琴前,郑老师说:“你唱一首歌曲?”英子刚唱了一句,指挥家说:“好了,不要唱了,你能学习声乐。”我听了指挥家这句话后,一时心中不知有多少高兴?因为学习声乐的人,本身一定要有学习声乐的天资条件,没有这些那是不行的。

然后说到声乐老师的事,指挥家给我们说:“我爱人就是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的,让她教,每月三十元钱。”当时学费比较低,一节课十元钱,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英子给指挥家交了一个月的学费。

学习了一个月后,英子给我说:“这个教师根本不会教。”意思她虽有方法,不能给学生教出来。我也感到她并不是真正搞声乐专业的人,现在只在一家音响公司工作,音乐学院这么多的声乐老师,为什么只找她学习,我和英子商量以后,放弃了跟这位指挥家老婆学习。

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给英子找到真正音乐学院声乐系的老师。我好几回听过声乐系学生的音乐会,见过声乐系一位邓红老师,她常常脸上有笑容,让我感受到这位老师待人亲切,好接近。我打算要找邓红老师,试一下,看能不能成功。

有个星期六下午,我和英子准备到她家找,不知家在哪里。我们经过音乐学院平时演节目的小剧场外边时,见一位声乐系的女同学,记得看见过她在音乐学院星期六音乐会上唱歌,那歌声是很动人的,宛若百灵的歌唱,声音饱满圆润。我对她说:“请你给我说一下邓红老师的家在什么地方?”这位女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声乐人找老师的心情,她也是这样过来的人,同时她本身在声乐系的学生,对老师的住处很熟悉的。这位同学给我说:“从音乐学院出去,沿大街向西,有三里路,路南有一座小楼,她家门向东,到了你们再问一下,很好找的。”

我和英子到了她住处,拿了两瓶从农村带的香油,装在白色的玻璃瓶子里,很好看,红红的色从玻璃瓶子露出来。

到了邓红老师家门口,敲了门,说明了来意。把两瓶香油放在了邓老师的沙发上,邓老师对我们来到还是很高兴的。

我说:“邓老师,我爱人很想学习声乐,请你能答应教她,我们给你付学费。”

邓老师说:“先听唱一首歌曲?”英子又唱了一首李谷一老师唱几的歌曲《知音》。邓老师说:“节奏感好,音色也好,声音像是女高音,只是高音还不很好,唱法很原始,根本就没有学过。”邓老师答应了教英子学习声乐,每周一小时,一节课十元钱,一个月四十元钱。”英子给邓老师交了三个月的学费。每周都在固定时间让英子在声乐系她给声乐系上声乐课的一间琴房子里上课,主要是为了利用钢琴也方便一些。

英子跟邓红老师学习声乐三个月以后,有一天,我在音乐学院教务科门前的路上,见到了邓红老师。对红老师给我说:“英子跟我学习声乐进步很大,你买上一盘磁带,把她跟我所学的歌曲录上音。”邓红老师以我为我懂音乐,因我是学习作曲的,我感受到邓红老师很在意我的看法。

我去外面的商店里买好了磁带,到了三点,准时到了邓红老师给英子上声乐课的钢琴教室。

我去的时候,英子已经站在钢琴前,我把磁带跟了邓老师,邓老师把磁带装在了录音机里,这时候,周围特安静,没有一丝声音,邓老师按了录音机录音扭,喳的一响。

邓老师弹钢琴伴奏,先是一首《三十里铺》,英子唱道: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交了一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三哥哥今年一十九,四妹子今年一十六,人人说咱...邓红老师专心专意地听着每弹出一个琴音,还有英子的歌唱,邓红老师弹琴地声音,节奏感很有力度,像是在撞击着人的心灵,英子唱的歌声,我听到时,以为和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唱的一样好,我听了,心里有一种乐乐的感觉,以为这钱花得值。

英子还唱了一首东北《摇蓝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呀.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啊.琴声儿轻,调儿动听,摇蓝轻摆动啊.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了那个...”,英子唱的感觉,我因听英子给我说过,她跟邓红老师上课时,学唱这首歌曲,要有一点表演的感觉,能进入角色,真正是母亲对自己的小宝贝那种感情,有摇篮就在面前,没有这种画面感,是唱不好的。英子还给我说,邓红老师还给我多次示范怎样唱好这首歌曲。听英子此时唱时,在我面前,像有一位慈爱的母亲,正摇着摇篮,摇蓝里的小宝贝,风儿,月亮,很安静,我也像走进这个情景之中。

英子还唱了《知音》《边疆的泉水》等歌曲。

英子唱完了后,邓红老师一脸微笑,给我说:“英子学习唱歌很努力,所以进步很快。”

还有一位河南一所中学的女老师,也是跟邓老师学习声乐,此时,正站在钢琴教室里,听了英子的唱歌。

邓老师说这话也是让我听到了她教地好,并且暗示那位中学老师学习不够努力,为什么,因为当时人家有工资,学好学坏不怕找不到工作,英子就不同了。

听完了英子唱的歌,我离开钢琴教室,到作曲系教室上作曲课。

请大家支持一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