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胎圈开始,22辆赛车开始出发,伴随着转播镜头,步泽履在围场中的镜头比其他人多了不止一倍。
尤其是发车阶段,随着他每一站稳定的超神反应甚至早就引起了热议,所以发车阶段,赛事转播方也更愿意把镜头放在步泽履身上。
为了迁就步泽履这种虽然是前排,但很少杆位的位置,所以发车阶段会给一个俯拍的全景,尤其会跟踪步泽履位置。
谁让他发车阶段就能超车,更具有观赏性嘛。
完成暖胎圈后,步泽履回到发车格之前,突然一个提速,一个蛇皮走位,这才稳稳当当的回到发车格。
其实这种做法对于车手都很常见,为的就是从轮胎上面弄点橡胶颗粒下来。
橡胶颗粒粘在柏油石子里面,这样会让赛车获得更多的起步摩擦力,f1比赛中看起来像无用功,其实都是车手们搞出来的小细节。
再说了,就算磨不下来橡胶颗粒,也能增加一下轮胎的温度,前面的车手要等最后一名车手回到发车格嘛。
这时间往往都是10几秒的时间,十几秒,理论上最后面的几辆车通过暖胎圈对轮胎温度的优势是最大的。
赛道净空,所有赛车回到发车格,五颗红灯亮起!
‘加油,今天至少要弄个领奖台,稳住,这条赛道有点坑!’
四颗红灯!
‘次元袋减重’
三颗红灯!
‘弹指神通-开’
两颗红灯!
‘凌波微步-开!’
最后一颗红灯……
灯灭比赛开始!
步泽履再一次出现了极具观赏性的火箭发车。
‘md,韦伯这个老家伙,每次发车都这么慢!’步泽履直接一打方向,直接从外道超车。
超过韦伯后,步泽履再次大范围的转移,他需要回到内侧车道,毕竟第一弯是一个右弯。
按照车队计划,罗斯伯格会跟他继续打配合,但今天身边的汉密尔顿也是超常发挥,直接切入中线,几乎跟步泽履同时起步。
为此罗斯伯格第一时间只能封死他和韦伯的中间区域,先要卡住行车线再说。
罗斯伯格的发车没有后面的两个人反应快,但好在他在前排,通过为止的优势挤压到了汉密尔顿的位置。
韦伯后知后觉也和罗斯伯格打了个配合关门,这种配合都是很默契的,毕竟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嘛。
至于已经超过他的步泽履,韦伯没有半点办法。
维特尔今天的发车只能说中规中矩,但好歹他是第二的位置,虽然在脏侧起步,但同时也是占据了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