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先前的高涨兴致又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朱允炆叹口气道:“谁知道李景隆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就是到了,朱柏那叛贼的大队兵马只怕也到了京城,朕怕到时候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陛下”见朱允炆又有颓唐之势,马皇后忙要再言。
“皇后不用说了!”朱允炆将手中的毛笔搁在笔架上,苦涩地一笑道:“听天由命吧。反正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若朱久炎真答应条件退兵,朕便将这些省份都割让给他们又如何?”
“陛下怎可如此”马皇后大惊失色,她的腔调都有些变了。从始至终,她可都认为天下是自己的,即便她说出谈判割地也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她可从没想过真把这些省份让给湘王府。
“不这样,又能如何?”朱允炆望着马皇后,眼中透出百般凄凉与无奈,“小赢一阵,朕险些忘了西征军三十万人马都归降了朱柏。他们父子以一地而平朕的几十万大军,如今竟然都攻打京城了!李景隆即便回援,又如何是他们的对手?何况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朱棣!唉,只要江山还还姓朱,朕也不算对不起皇爷爷吧”
“陛下千万不可消沉,臣妾还有办法可以调来兵马!可解京城之危!”马皇后猛然抬头说道。
“哦?”朱允炆眼光一亮道,“皇后速速道来!”
马皇后飞快道:“自从叛贼朱久炎占领攻来京城之后,臣妾对各地卫所亦颇有研究。据臣妾所知,现两淮尚有镇守卫所二十有余,总兵力达十万之多。依臣妾之见,咱们可以把姿态再放低一些,在跟朱久炎谈判的时候,暗中抽条两淮兵马南下勤王,只要这十万兵马过了江,京城便无忧矣。”
“调两淮之兵南下?”马皇后说完,朱允炆眼中再次露出犹疑,“两淮之地,为京师北方屏障,这是震慑其他塞王的。如今湘、燕二逆反叛,朝廷连连大败,震慑之力本就大减。若抽调两淮兵马南下,秦、晋、肃、庆四王当中有人谋反,那时朝廷岂不同样危险?”
“不会!”马皇后自信地道,“秦、晋二王乃是二代藩王,威望不够肃、庆二王也无此胆。而且北方还有李景隆的三十万兵马在中间阻拦,这些个塞王如何敢起兵?所以,只要李景隆在,这些塞王绝对不敢反!”
“可若李景隆败给了燕王呢?朕已经召回了中都的兵马,一旦李景隆再败,那长江以北将无兵可挡燕逆之锋!”朱允炆摇摇头道,“此策也只是杀鸡取卵!”
根本不懂经济的朱允炆哪里知道,他杀鸡取卵的事情其实早已经干出来了,只是根本意识不到危害的深重而已。
“是不周全!”马皇后痛快地承认,但旋又无奈地道,“可现在只有这不是办法的办法了!目前朝廷,只有这一支兵马可调了!”
朱允炆皱眉不语。稍稍一想,他便知道马皇后说的是实情。但两淮实在是太重要了。那里无重兵把守,那几乎就是为所有握有重兵的藩王敞开了通向京城的大门。
只要他们有胆子敢造反,联合燕军打败李景隆,那便可畅通无阻直抵长江!
而对于李景隆,朱允炆心里确实也没有了底,不说他能不能打过燕军,他的圣旨都召不回来了,他对李景隆的信任也破灭了。
马皇后看出了朱允炆的疑虑,安慰道:“陛下,其实北边的事无需过多担心。眼下朝廷要不惜一切退了眼前的朱久炎,才是最要紧的事。只要退了朱久炎,我们便可以抓紧收集流散溃兵,重新整练军队。只要进展顺利,快则半月,慢则一月,朝廷至少可再召集起三十万大军。到时候朝廷便有能力与湘逆再战。”
“嗯!”朱允炆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仍放心不下,遂道,“不过两淮无重兵把守,朕的心始终不安。”
马皇后急道:“陛下,只能如此了!而且召回两淮兵马,可不是十万,而是二十万大军啊!”
“哪里来的二十万?”朱允炆瞪大了眼睛,以不可思议的神情望着马皇后。两淮现在总共也不过十万驻军,连中都的兵马都被他抽了个干净,哪里又寻出十万大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