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1.10.4

量子通讯的多纠缠态还处于迷雾中。在非线性晶体中输入光子,随后产生极不稳定的三光子纠缠态。由钙原子维持的纠缠态仅能保存40天,这并不适用于行星际航行。

小维从量子锁中读取的信息中仅有一个纠缠对的测量方法,逆推是不可能的,单个纠缠对可以说是一种特解,而且转为电子信号的时候,出错率高达7%。由此推出,那把锁就是在路边配的……

技术和理论有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巧合,不接受反驳。

东部光物理实验室,严楠在制造减少噪声信道引起的相消干使纠缠保真度降低的量子中继时。发现当从低纠缠态中获取高纠缠态的纯化实验时,实验失误,导致下一步才应混入的未知的光子多纠缠态提前进入了随机产生的混态,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混态变成了处于最大纠缠的纯态。上帝走之前把铁门焊死了,然后觉得不解气,把窗户砸烂了。

量子通讯的曙光开始撒向人间。

无数的假说宛如滔天巨浪扫平了几大论文编辑部。白启选择在实验里重复实验,然后点亮主角光环,开启超必杀,摸一把。

结果是,那群光子好似过年时一家人凑一起,原本懒懒散散,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突然一群人抬着饭局进来了,选了坐的最整齐的几个人,放在他们面前,然后周围一群人也跟着坐下,场面和谐了许多。

原因没有找到,主角光环熄灭,好似一群不相干的量子也能影响另一拨量子,只要双方数量成随着纠缠度变化的比例就行。

这又是一个能被技术利用但不知所以然的既定事实,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研究如何制造纠缠源。

利用电子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来制造偏振纠缠光子对,需要控制在50k温度以下,然后将一对作为控制比特,另外的作为目标比特。辅以在相对时间为前提的量子纠错机制,多纠缠态控制技术开始有了些许雏形。

2055年,利用传统光纤网络为主体的量子网络成型,纠缠的量子对奔向远方。

以天文单位长度计算的超距通讯由于纠缠态被观测即坍塌的原因仍无法投入实用(超距通讯仍需要时间)。

光子是一种有着玄幻色彩的玻色字,各种奇怪的特性齐聚在它身上。

光子通讯技术衍伸出的学科无计其数。而材料这一贯彻所有技术的学科,在几十年国家的全力推动下,细分成了几十个专业,而这些专业又互相穿插,导致学生的课程成倍增长。本科学制增长至8年制,毕业难度奇大无比。毕业即就业,就业时进行硕博的学习。

东部某材料学院。

一个个深夜循环往复,一间堆满了各种器材的半导体实验室里,一个苦熬着渴望拿到学士学位的小组坐在桌前寻找着制备光子晶体的方法。

他们的毕业设计是利用量子隧穿对光子进行无损耗传输,三年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