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机器军团登陆,维维才意识到那千沟万壑的行星表面下隐藏了什么秘密。
星球表面上的裂缝并不是自然形成,不知是什么武器,切割出了这些斑驳的裂纹,裂纹几乎纵穿了四分之一的行星。
无人机群四散而去,沿着星球的伤口探索它的内部够造。
这是一座超高强度材料铸成的堡垒。
它的改造者挖空了整个星球,用高强度材料支撑起一公里厚的行星表面。
三天后,无人机发现了一座宛如凛冬城镇的数据中心。可惜的是,所有的数据都在无尽寒冬中摧毁殆尽,仅剩的框架也将倾覆。
令人失望的信息如雪积满了不知何年曾打扫过的后院。
这是一块令人窒息的墓地,白启仅从残骸中读出了极少的信息。改造者的技术不知超越了白启多少年,这是白启让维维继续勘探的原因。一整个星球,不至于什么都没留下吧!
目前的答案,是的,这个行星内部如寒夜的墓地,无比凄冷。
随着探索不断深入,速度也逐渐加快,大部分设施都是重复的,维维确认建筑中的设备已被损毁后,就可以进行下一块区域的探索。
近一年后,建筑中的终于出现了相对完整的设备,鉴于白启的科技水平,仅能勉强解析各个设备的作用。
一个星期后,机器人清理残骸时发现了一块记录着信息的便携式存储块。
数据的解读几乎没有花费时间,由于没有大量的文字用于解读,数据可能有些许误差。
储存块中记录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数据很少。
能解析出的信息无非是恒星系沦陷前,工作人员工作繁忙和机器人的工作任务分配。
唯一能引起白启注意的是文字中包含着护盾这一个敏感词。
护盾啊,只要护盾好,缩到天荒地老。
根据零星的数据,无人机群在一天内定位了护盾发生器的大概位置。
幸运的是护盾发生器的外壳十分完整。
继续深入,更多完整的护盾的发生器出现在了地图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行星内核。
几个星期后,如丛林般密布的计算中心出现,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内部散热问题的。遗憾的是,所有计算矩阵都毁于内爆。看这两面金黄,外酥里嫩的矩阵,白启的眼中满是泪水。数据中心炸了就炸了,能理解。但是相煎何太急呢?计算中心这么好的玩意干嘛不留下来,造福后人多好。
供能区域处于最深层,奇迹般的,白启找不到任何贮存原料的场所,那么结论就很明显了,可控高维能量释放技术被证明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