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礼义,忠心明,善仁于良,不可忘。
信至上,兼理公,洪承祖德,永相继。”
如今村子里的德字辈的人还都是依谱起名。
永字辈的也有,但是不多,相字和继字辈只有几个人用,真的是很可怜。
咱们于氏一脉最重传承,从先祖传到今世,枝叶飘零,手艺荒废,真是愧对祖先那。
于德城当时录了一份家谱,带着回到了自己住的村庄,便向当时的家长他的大哥于德敬说了事情的经过。
于德敬也哭了,他说:“当年咱们的父亲一根扁担挑了咱们两个逃荒要饭,来到了这里,每每说起来,只想着回去叙叙家谱,给祖宗磕个头,也算是认祖归宗。
可是怎么能想得到,老家居然成了这个样子,不仅祖坟不再,就连家谱也找不到,那咱们于家岂不是要断了传承。
如今我老了,难以再有后代根,你一定要给于家留下一根香烟后代。
本以为找到祖坟,得到祖宗的庇佑,如今既然找不到了,不如就先认一个男孩子,我听说,有了干的就会来湿的,你认了个男孩子,说不定就能给咱带来个男丁。”
那时的于德城,身边只有两个女儿,妻子就不再怀孕,没有儿子的他很是着急,以兼他哥哥于德敬一辈子并没有结婚。
对于自己家的后代根,那是完全寄托在二弟夫妻的身上。
黑苍庙村中的于家,也并非是他们一家,而是一个祖根传下来的有几十户人家。
当年,于洪均,于洪亮,于洪图弟兄三人,带着家小逃荒来到黑苍庙的时候,就因为所携带的周昌印版掉落,留在了这里,从此在此地开荒种地,繁衍生息。
于德城的爷爷便是于洪亮其他两支也各有所出,渐渐的村子里兴旺了起来。
但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于洪亮是一个画门贴的高手,他的手艺传给了自己的老儿子于承发,于承发生下了于德敬和于德城。
他本意要两个儿子都跟他学习画门贴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