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形成了包括一切视觉探测效果在内的伪装欺骗。事实上,无论是在大自然还是这个世界的更多角落,伪装与隐藏才是主流。
某种意义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种都处于伪装的状态,也因此人类能看得到的事物很有限。即使能看到,却并不代表所看到的就是事物的真实状态。
无论有意或无意,无论是生物还是单纯的事物,都会下意识的调动出伪装能力。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本能的自保。
人类会刻意制造出一种外在形象和外在表层人格,不仅为了保护自己免遭外界伤害,也刻意隐藏了自己的真实面目,避免了来自更高远处的窥视。
所以,人类自己都不会清楚自我为何物,也无法认识真正的自己,更无法理解何谓真正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否存在这种话题无论是千年前还是千年后依然争论不休,但某种意义上,人类是把自我意识隐藏了,这同样来自于一种本能的自保。
某种意义上,表层的平庸人格下,都有可能隐藏着一个极具神性的自我意识。两者之间只有单向通道。同一个世界,有着共同的危机感,所以伪装作为一种潜在的主流。
即使一块刚生成的岩石,也有着独特的方式为自己添加伪装项目。至少,在这个时代,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依然没有办法真正看清任一事物的真实状态。
也因此,很多人把如今的科学形容为“自定义”。二十一世纪时的科学看似高速发展,推翻了很多宗教,也践踏了很多信仰,但资本主义的初期是罪恶的,科学崇拜的初期同样是罪恶的。
那个时代的人们一度被后人订上耻辱柱,自2018年的宗教复辟运动后,无论是宗教活动还是科学跃进都出现了失控的趋势。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2018成为了转折的一年。世界范围内的种种问题堆积下以某事件为契机开始了连锁引爆。
虽然各政府,各大家族,各势力有着压制和克制,但信息化社会下赋予了无视时差和距离的紧密联系。
虽然在强大的舆论机器下能得到引流和封锁,但看似巧合的一次意外,在紧密的信息联系下产生了连锁性影响。
而任何混乱都会引来宗教等极端主义者,矛盾进一步发酵并以始料未及的速度激发。虽然明面上依然风平浪静,背地里的暗流涌动却极为频繁。
宗教与科学本质上是很难兼容的两种“教派”。神学与科学只能相互全面否定,在之前的多方努力下,维护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宗教者有科学观,科研工作者有宗教信仰。
但随着矛盾的激发,两方越发的激进。科学的初期阶段充满了谬论,谎言,罪恶,短视等等,并延续着这条路走到了极致,变成了一种另类的刚愎自负。
数十年后,科学并没如同人们所设想的那般高速发展。虽然对于科学的崇拜有增无减,但这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
数十年的时间里,很难再有划时代的发明,也很少出现惊才艳绝的人物,在固有的知识体系下,让科学的路越走越窄。
二十世纪时,能出现仅靠一人就能推动科学发展的科学家。但人类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而整体知识的泛衍生的无穷的,用有限的时间去系统性的学习无穷的知识,让每一个人都只能成为半桶水。
多年的学习生涯后,思维无可避免有所固化,站在巨人肩膀的同时也受前人的框架所限。放下书本再试图创新精进的同时,也往往到了中年。
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但科学的天花板一天没突破,就一天只能延续着这种方式,形成死循环。
于是,大部分科研工作者会花费数十年时间学习,在精力衰退之际工作度日,却难有创造。
一旦出现盲目崇拜,就会出现人定胜天的心理。理所当然的认为科学会继续高速发展下去,却不会认识到人力有时而尽。
这种盲目的乐观者不会意识到,假如科学真的这么容易发展,那么自诩为猴子后代的人类要不了多久就能发展出星际文明。但静谧的星空中,漫长的地球历史中,有哪个文明留下过痕迹?
同样,某种意义上,科学的发展不会遇到真正的瓶颈,但这个世界本身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机制。简而言之,压制,限制。
往往会在出人意料的地方发现一些无法突破的瓶颈,或者说,被设置了瓶颈。比如说某些实验中会持续出现概率性误差,本应根据固有公式出现固定结果,中间却会被添加不规则变量。
然而,人类文明的未来是科学科幻的未来,遭遇瓶颈的科学自然无法回应人们的期待。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批“专家”。喜欢哗众取宠,喜欢推销各种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