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机甲世代.十》

我不是疯子 彼岸未名 2720 字 2024-05-21

虽然骨骼,筋脉,粒子甲,高压心脏等都有着抗打击能力,防御力方面有所增幅。

但现在的战争规模极为恐怖,整体防御力没达到四级就有可能被瞬间化为粉末。

防御力的评级在末日后兴起,恶劣的局势下,脆弱的人类武器,工事,都只是浪费资源创造出来的豆腐罢了。

不仅无法承受怪物的攻击,甚至连后坐力都无法承受。

只有达到四级以上防御力,才有资格接近战场。

否则只能提供远程火力。

我没有资金,所以各方面都用最廉价的做法,非但没有高科技成分,反而有很多是原始的理学原理。

防御体系最低标准是有内外两重。

外重防御包括辐射在内的无形伤害。

内重防御物理伤害。

由于动力系统是高压瓶,那么其它方面也需要向此靠拢。

利用特殊的手段,能让高压瓶形成扩散性气场。

比如用铁锤敲击高压瓶,就会出现类震荡波。

当然,成分更为复杂。

用这种廉价手段形成的外层防御,能源消耗小,防御力勉强达到两级,抵御攻击还很勉强,但抵御恶劣环境是可以做到的。

防御层次达到了一级,意味着能防御包括毒素在内的多种无形伤害,但依然有相当多疏漏,即使能拦截部分形态的能量,但还有更多能量种类能长驱直入。

直到我把其中一个心房盖傲成钟形态。

随着敲击,会形成实质化的防御层。

形成震荡层,虽然达不到粒子层次的震荡错位,也足以防御一般攻击。

而内层防御则侧重于物理抗性。

防御体系是很烧钱的,虽然我设想过把高压瓶改造成动态,形成引力场,有力场在,很多方面就能节约资金。

但是我得到了一个优秀的替代品。

数字化防御系统。

这是一整套装置,本身没有动力体系,会依照机甲本身的动力体系来设置数字化防御。

即使在战场,机甲也不会处于无死角攻击中。

如果把一个球体面积比作一百,那么一般时候受攻击面积不会超过十分一。

真正造成伤害的是点状伤害,就像人用手掌无论怎么拍打,对微观层次也好,对宏观层次也罢,都很难造成超过界线的伤害。

就像事物有沸点,也会有伤害承受值。

当无法超过伤害界线,这种程度的伤害就能被以各种方式处理掉。

总的来说,点状型伤害才能造成真实伤害。

至少在如今的低维物理型世界是如此。

所以实际上的真正承受伤害面积还应该大幅度缩减。

数字化防御系统能精确进行布控,把有限的能源用在最需要防御的地带。

此外,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公式计算,把最少的能源发挥出最大防御效果。

简单来说,把简单的防御变成了战术防御。

在数字化世界中,以守城战的形式布置了巧妙的防御程式。

数字化防御系统把高压震荡波型防御气场修改为载体,布置成城堡级的防御体系。

在内层,有着一道数字网络,任何突破了层层防御的攻击会在这层数字网络中被数字化。

限于资金问题,数字防御层的构建只能选择最低档最原始的。

简单来说,在遭遇突入攻击时,会瞬间出现数字网层,厚度不到一厘米,但里面隔绝了物理层面的一切攻击,里面没有物理能量传递所需的任何介质。

被称为相对真空。

这种地带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创造的,以此生生在实体世界中开辟出类虚拟空间,把能量信息化。

再之后,是探测系统。

我没办法设置监测基站,没办法如同早期航母一样有着完善的配套和专用侦察机。

如今采用的这套探测系统名为菱形空间。

在控制室里,能看到一个如同音乐盒大小的转动的虚拟立体多边形。

这种不断转动变换的立方体会通过能量转化,在外部形成虚拟的立方空间。

这种虚拟的旋转空间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钻石,如同万花筒一样对内外空间进行多方位的扫描。

我们平时的观测是平面的,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物会出现不同印象,因此菱形空间系统会以一种无死角的形式全方位探测。

同样的原理,对外部事物也能起效。

比如说观测月球,通过望远镜得到的是单调的画面,但是不断更换镜片,能不断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事实上,我如今使用的望远镜镜片就是一颗如同钻石般的晶石。

会以恒定的速率转动,但在我观看景物时,呈现在眼前的确是一个极为立体清晰的场景。

由于具有层次感,能直观看到的不仅是形象,似乎还能察看到包括温度在内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