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从一个随意的原生态世界到谨慎的科学体系,这个世界上存在许多的规则与制约。然而无论什么样的规则与秩序,都需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而不是随心所欲、言出法随的人为如何就是如何,许多事儿牺牲再多也不可能实现。
已知的、所有的自然规则都是在某个环境下唯一的秩序,不存在两种指向相同的规则存在相互抵触的情况。以数学为例,1+1=2,不存在2.x或其他的结果……答案唯一。
以此类推,如果我们人为某个人文的规则也称之为规则,那么也必须具有唯一性。
源自游戏规则的设计,在一切规矩相同的情况下,在逻辑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任何相同数据、相同操作后必然获得相同的结果。如果存在差异,那就一定存在错误。
但是某些情况下时,为了增加游戏的体验性,或者提高真实度,我们也会人为的增加某些误差。比如说俩人打仗,不可能每一拳造成的伤害都一样。人不是机器,就算是机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不存在完全一致的零件。
诸如通过时序、时间差值造成的区域性偏差,比如说在1秒钟的千分之n秒造成的偏差与偏差的参数进行乘机,获得偏差的数额……这是人为制造的误差,或阈值。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相对的变化,那么任何规则下的结果都应该绝对一致。
同理,游戏也好、小说也罢,都应该是在这种规则下的艺术加工或者虚拟体验。简单说,无论游戏或者小说,都是在某种“秩序”的体系下享受由感觉、领悟或思维延伸带来的快感。
而不应该是通过改变规则给人带来的某种强制感觉……比如说当某个规则的设定是人在万有引力中获得在地面上行走的能力,但是为了彰显某个角色的异常强悍,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中让他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随时可以让自己或者敌人掉到地心……冲向重心。
游戏有修改器,但是修改器所能修改的只有数据本身,而不是游戏中已经制定的规则。因为这做不到,做到的结果大概就是游戏的崩溃,或者失去了游戏的愉悦和意义。
人可以血量无尽、可以不死,但是“不死”不可能成为规则的设定。
放在游戏中是这样,放在文艺作品中是这样,放在许多人文事物中也是这样,否则不同规则体系下的东西将给人以奇异、别扭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让人感觉到很麻烦。
这就像两个人说话,一个人使用的是汉语、一个人使用的是英语,虽然两个人都可以说、都可以听,但是这种鸡同鸭讲的结果在外人看来不是很别扭吗?!如果一个人说的是地球上的语言,另一个人说的是火星人的鸟语,甚至发音规则都不同。
或者人类使用语言进行沟通,通过声音表达自己的含义,而另一个种族通过光照、光谱表示自己的意思,那么这样的相互翻译将多么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