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王延考中了进士,虽没能成为头甲,却也是二甲前几名,殿试时还因为对今朝律法见解独到,给当今天子留下了一个不深不浅的印象。
王家在京城安了家,王延也顺利地进了翰林院。
许是被青姝压迫久了,王延的性子变得愈发圆滑周到,甫一进官场,竟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好在他骨子里还是那个有情有义的王延,始终不忘初衷,大概正因如此,他渐渐得到了当今天子的青睐,自此一路高升,平步青云。
从一介布衣到官居一品,王延只用了三十年不到,这中间他也经历过许多坎坷,但每每回想起来,他依旧认为,自从‘娶’青姝进门后,他的人生一直是平坦顺遂的……
“祖父,祖父……您又走神啦……”
孩童天真稚嫩的声音传来,满脸皱纹的王延,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他伸手拍了拍曾孙的小脑袋瓜,转头问向坐在一旁对着棋盘冥思苦想的老妻。
“这都快要过年了,姝妹子的信怎么还没送到?”
“姝姐姐如今可是绣技大家,江南绣坊的生意那样好,估摸着姝姐姐是太忙了。”
王延的妻子许氏年纪也不小了,嗓音不似年轻时鲜嫩动听,但她说话的语调一如从前,带着一股子南方女子的柔情小意。
许氏原是江南人士,只因早年跟随兄长进京赶考,这才与青姝结识,有了和王延的这段姻缘……‘江南’二字,不免勾起了许氏的思乡之情,想着老爷如今清闲了下来,遂轻声建议道:“婆婆经常念叨着要去江南探望姝姐姐,只是老爷公务繁忙,一直不能成行。说起来,我也好几年没回娘家了,心中牵挂得很,不若今年咱们全家都去江南过年?”
“如此甚好。”王延拂着长须,欣然应允。
这头王家下江南的队伍上了官船,另一头,有人比他们还要早了一步动身起行。
这天,青姝正在与绣娘们说笑,绣坊守门的小厮突然来报。
“坊主,有客人到了。”
青姝还未开口,就听到了一道欣喜雀跃的声音传来。
“师父,徒儿来陪您过年了,多年不见,师父可还安好?”
青姝抬眸看向快步朝她走来的赵巧儿,脸颊上的梨涡深深地陷了下去,张口就道:“你这泼猴儿,都一把年纪了,也没见你稳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