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怒江之战(下)

“王爷,让我率领骑兵上去,让这些土人看看我们关宁铁骑的厉害。”夏国相说道。作为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本就文武双全,可跟鹿鼎记中写的完全不一样,夏国相可是吴三桂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

吴三桂点了点,夏国相立刻调转马头,率领骑兵从步兵方阵的侧面冲了过去。

吴三桂还派遣胡国柱刷领步兵进行支援,就这样,吴三桂的军队有近一万人投入战场。

王凌峰在山上看着山下的战况,虽然知道狼人战士有一定的伤亡,但是对于已经经受过战争洗礼的王凌峰来说,已经不是很在乎伤亡多少的问题了。

本来怒江西岸磨盘山地区是一个很好的伏击地点,历史上李定国也是在这里伏击清军,要不是叛徒卢桂生的出卖,估计这一战李定国说不好就消灭吴三桂了。

可是,王凌峰并不想在磨盘山伏击清军,因为这是他来到南明的首战,为了打出自己的名号和唤醒国人抗清的士气,王凌峰选择在磨盘山进山口进行战斗。这样,才能满足王凌峰的龙文章情节,既然是打国战,还是在最危急的时刻,王凌峰想堂堂正正的击败敌人。

王凌峰的想法很单纯,只想通过这次战斗,来激励南明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士兵的士气。可是,让王凌峰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个显得单纯的想法,竟然起到了非常好的功效。

现在的南明小朝廷,对清作战的士气已经低迷到底点,是否能战胜清军,就连很多南明的朝廷大员们都不敢相信了,还有很多朝廷的官员都过着得过且过的心思。

如果不是清朝的剃发易服的残暴政策,估计早就去投降了。这个时候,在中原,不想剃发易服的汉人不是被清朝杀害,就是南逃,逃不掉的也在面对家人、家族的两难境地下剃了头发,变成满清的顺民。只有沿海城市的还好说,能借着大海逃到海外。

并且很多读书人还自嘲说,他山东孔家都已经剃发易服,孔家还是他孔家,江阴不剃发,全城被屠,嘉定也不剃发,被三屠之,除非你能逃到南边去投奔永历皇帝,不然你家住在海边还好说。

可以说,在南明成立至今,明朝恢复大明的士气已经被被打没了。南明最后只有云南和四川东南之地,复国已经无望,特别是永历皇帝逃到缅甸避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