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幽,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干貌陋兔缺,性喜凌侮。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误三拜,人号为“方三拜”。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早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浙间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先生”。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王赞论之曰:“镘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余隽。丽不葩芬,苦不癯棘。当其得志,倏与神会。词若未至,意已独往。”郃亦论曰:“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鼍于众响。”观其所述论,不过矣。
【注释】
1桐庐:实为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桐庐乃其所居过之地。
2幽(bi):犹幽深。
3徐凝:元和间有诗名,方干师事之,归隐不出。传见本书卷六。
4把得新诗草里论:诗句意谓取得刚写的诗歌坐在草地上讨论。
5反语:即“反切”,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具体方法为取第一字的声母,第二字的韵母(含声调),顺序拼成另一字音。“草里论”拼音为“cǎolilun”,反过来,则中间的“里”字不动,把“草”字的声母“c”跟“论”字的韵母和声调“un”合在一起,就是“cun”,古代音韵中第一声、第二声都是平声,故“cun”即“cun”,汉字表示为“村”;同理,把“论”字的声母“l”和“草”字的韵母和声调“ǎo”合在一起,就是“lǎo”,汉字表示为“老”,因此连在一起变为“村里老”,来讽刺徐凝老于村中,功名不显,此乃音韵游戏,不足信。
6兔缺:指生而唇缺,状似兔唇的病证。据《鉴诫录》,方干诗名盛大而考不中进士,就因为兔唇,不符合唐代科举中“身言书判”的“身”的要求。
7王大夫:指王龟,字大年,王起子,性不乐进,与山人道士游,后征为右补阙,咸通后期改太常少卿,旋检校右散骑常侍、同州刺史,咸通十四年(873)转御史大夫、迁浙东观察使,与诗人姚合、赵嘏友善。浙东:方镇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8三拜:再拜即可,但方干以“礼数有三”之故,每次都拜三次。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进士,历任侍御史、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后召还翰林承旨。
9偕计:即计偕。
10李频:字德新,大中八年(854)进士,历官秘书郎、建州刺史等。其诗多为五、七言律。传见本卷后文。
?清越:诗僧,生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