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么多”?
“这算少的了,我在首都附近的仓库里见到过存储备用的,总数说七八千都是正常的”。
“这得多少钱啊”。
“几年前外国给的战争援助,很大一部分都成了这种武器”。
“难以想象,那么他们是在什么时间,顺着哪一条路线运输进来呢”。
宇航员喝了一口咖啡,他回答:“是这样的,他们走的是东侧的高速,也许是再远一些的区内快速路,具体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国防军在你们城市北部部署的部队”。
“仿生战斗人既然是一次性的,也不可能用遥控的方式操纵,那么他们的作战模式会怎么样”?
“这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这些仿生战斗人的技术和以前的版本不太一样,他们的单兵独立作战能力更强”。
池小伟又问了几句,发现这个宇航员知道的也不多,然后他便和对方告别,和张竹君边走边讨论。
走在外面寒冷的街道上,池小伟问张竹君:“你觉得可信吗”?
“可信度不算低,除非他是个死士”。
“无线电、雷达、卫星全部瘫痪,网络和有线电话受到大量隔断,我们现在获取的任何消息都难以从多方面证实。不过这个人不像是死士”。
“我也觉得不像,他可是我国第一个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如果他当死士,那成本也确实太大了些”。
“反过来想,如果用第一位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当作战略欺骗的筹码,那也确实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信任。不过冷静一下想,这个‘第一个’并没有太多的在政治以外的价值,当时和他一起上火星的有好几个人,如果他除了这个名次外再无多余的技术和能力,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舍弃”。
两人边说边走,很快来到了一处广场上。
广场被当作星环组织的临时起降场,天上不时飞过来星环组织那些陆军航空部队的飞行器。
一架大致上是圆盘形,近似圆盘形的机身上还带着两个筒形机舱的飞行器从天上垂直着落了下来。飞行器和飞碟差不多,但是却有着固定翼飞机的可折叠机翼,当然这些机翼主要提供姿态控制,主要的升力还是由飞碟状的,翼身融合式的扁平机身来承担。
左边的机舱打开一个舱门,一个陆航的侦察兵从里面跳出来,跑到张竹君他们面前说:“看到了,有一列火车正往城东北这边赶,按照侦察要求,我们没有攻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