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徽宗正在兴头上,师师便婉转进言道:“如今官家既这样推重苏子瞻的妙笔,也可以想见子瞻人品并非那么不堪!官家何妨向天下士子求取直言,看看大家心中的苏子瞻究竟是何许人!”
这就有点要徽宗认错的意思了,徽宗只好婉拒道:“恐怕相公们不答应!”
“朝政大事,婢妾本不当多言,可是言路畅通乃国本之所系,还望官家三思!”
“好吧,朕就听一听!”
徽宗很快就下了一道诏旨,要天下读书人就新旧党争及新法之事直言,结果天下投书很快就如雪片般飞来。为了防止有人从中压制于其不利的言论,徽宗又专门命参知政事何执中掌管此事。
当徽宗看到大量的反对新党及新政的言论时,着实是吓了一跳,没想到如此不得人心!徽宗着实是有些心虚了,觉得从前的自己大概是错了,也愈发觉得蔡京有些奸猾、跋扈。相反的,这时候却有两个权势人物站出来力挺苏轼,这便是高俅与梁师成:高俅早年毕竟受过东坡先生的恩惠,所以回报旧主也是人之常情,更主要还是因为他看到了舆论风向及徽宗态度的变化,此时表态自然可以博得美名;那梁师成也是如此,只是无耻到了逢人就说自己乃是东坡先生的私生子,一时被传为京中笑谈。
蔡京自知此时不宜跟徽宗唱对台戏,便未多加阻拦徽宗的更张之举,于是徽宗立即下诏除朝堂外处党禁石刻,又下了一道罪己诏,并罢除了方田、岁贡、科敛、市易、茶盐诸事。
一时间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师师也兴奋极了,觉得应该趁热打铁、再接再厉,为东坡先生彻底恢复名誉。当师师将这个想法告诉刘錡时,刘錡不无忧虑道:“如今新党得势多年,在朝中已是树大根深,想要为他们的政敌正名,恐怕不是易事!”
“四厢说得有理!不过眉公毕竟已故去多年,对那帮家伙也并无直接威胁,不过是彰显一下朝廷和官家有错必改的决心罢了!”
“朝廷之事,我懂得不多,姑娘不如再找稳妥些的人问问。”
师师进而想到了陈东,于是就把陈东约到了会仙酒楼。陈东听了师师的一番介绍,自是感佩之至,忙赞许道:“姑娘与刘四厢真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