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怨气最大的诗词

那么,毁灭代表着秋,肃杀之意,天地商音,杀至万物凋零。

“不过,这虽然和‘毁灭’有了联系,但还不能完全地‘毁灭’。”

所谓毁灭,就是绝望、怨等。

极深的绝望,不留一丝一毫生机的绝望。

极大的怨气,六合虽大亦不能容的怨气。

而秋,虽然有肃杀、万物凋零的意味,但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毁灭只是它的一个面,并不是它的全部。

所以,还得细细思量,找出最符合‘毁灭’的主题来。

这难不倒杨越。

“绝望,怨气……”

很快,杨越思考过后,眼睛一亮,渐渐有了思路。

“不能释怀的怨气,很像‘毁灭’的前奏曲啊,它再进一步,便是‘毁灭’本身。那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完美符合这个题目啊。”

于是杨越取出纸板,铺上七八张宣纸,奋笔疾书。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

杨越猛地停顿了下来,他突然想起,这世界没有‘汉王朝’。

不过这难不倒他,‘汉’换成‘梁’就可以了。

反正‘梁王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还不是‘西幽王朝’的北方胡骑,的确南下掳掠过无数女子。

那么就假借这些女子的身份,写一篇怨气极大的歌。

想罢,杨越继续写了下去。

“……我生之后梁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胡笳十八拍》篇幅极长,相当于三十六首四句七言律诗的字数总和。

采用楚辞手法,叙写了蔡文姬遭逢乱世,被胡人掳掠,,生子,滞留北方十多年,最后被曹操派人赎回的一段故事。

整篇《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使用北方胡族特有的乐曲的‘胡笳’演奏而成,如泣如诉,怨悲交加,歌声中仿佛夹杂着十几年流下的泪水,千年之后,仍旧有直击人心的魅力。

而且,它的情绪逻辑闭环非常严谨,每一段,每一拍,设置的格外精巧、浑然天成。最终一步步酝酿成浩浩荡荡怨气,读来仿佛怨气漫天。将怨天忧地写到这个程度,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当最后一字落下,静默的文曲星碎片瞬间轰然震动,大量文气涌然升出,浩浩荡荡地钻入宣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