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进山探查

冯门若兰 凤凰沐雨 1121 字 2024-05-21

冯若兰再次看到了这个时代农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里粮食作物的生长情况。地里种的最多的是小麦,还有粟,土壤干燥,禾苗稀疏,禾苗泛黄。冯若兰看到一些人用木桶去河里挑水浇灌禾苗,还有老农把杂草拔下来又遮盖在禾苗上,有人把田里的土坷垃打碎,把田垄梳理得整整齐齐……种种举措只为土壤保墒。

“爹,像这样的一亩田能产多少粮食啊?”冯若兰问。

“哎哟,若兰姑娘,现在这天干旱的,地里能有什么出息?一亩地能产两斗粮食就算不错的了。”身后一个看热闹的农妇快嘴说道。

“是啊,现在因为干旱,很多地都荒芜了,可惜哟。冯先生弄的那个什么水池和水车能帮助我们浇地不?”另一个嘴快的农妇说。

冯若兰回头微微一笑说:“婶子们放心吧。只要建好蓄水池,我们村就能留住更多的水,浇更多的地了。”

“对呀,听起来是这个理儿。那个什么水车呢?真能帮我们浇灌吗?”身后有人说。

“汲水车能把水池里的水提出来,使低水高送,再通过渠道流进庄稼地里,比人力挑水省事多了。”冯若兰看着远处挑水用瓢浇灌禾苗的农民说。

“哎呀!这真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啊!希望快点儿做出来,能让今年的庄稼不落空。”身后的人们纷纷附和着。

“爹,咱们的粮食一年能有几熟?作物都有什么呢?”冯若兰想多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的信息。

不等冯佳越回答,身后的村民们又接住了话题,叽叽喳喳地把冯若兰想要了解的信息全告诉她了。如今上等田可以达到一年两熟,一季主要种粟、黍、稷、麦、菽,一季种糜子、高粱或蔬菜。中等田和下等田通常种一季粮食,歇一季,以养地力。

没想到今天出门一趟,村民们竟如此殷勤关切,看来自己在村民中的威望没有下降。村民们如此高看女儿,看来冯家的家教名声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此,冯佳越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