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事情的起因

“可苏友河这伤口虽然深可见骨,却并未断骨。从这里来看,动手的人用的刀的质量不是很好。”沈修的话说到这里就停下了。

更多更详细的部分他没说,叶殊他们三人却全都懂。

他们大杳虽然不禁兵器,但是真正的好兵器基本都是朝廷所有。江湖人哪怕能拿上几把好剑好刀,数量也不会多。

是以,从兵刃的好坏程度,还是能够简单地判断一下动手之人的身份归属的。

“呵,两个朝廷官员的争斗,却混进了江湖人?”叶殊的笑容带着几分嘲讽感觉。

这并不是因为她看不起江湖人。相反,她现在只觉得朝廷的官员太没用了。

对于这一点,沈修、夏冬和彼方都有同感。因此,叶殊这话一出,三人便已然明白了她那未尽之意。

彼方蹙着眉道:“我回头会跟陛下禀报这事的。不管是他们让江湖人浑水摸鱼了,还是当真蠢到请江湖人帮忙,这样的官员都不能留。”

简简单单的几句闲聊便断送了知府和巡抚的前程。叶殊、沈修和夏冬却没有一人露出于心不忍的模样,反而都点头认同了彼方这话。

若是能站在个人的角度,沈修还会犹豫一二,甚至想要再给他们一个机会都有可能。

可若是纵观全局,沈修三人便没有一丝犹豫了。

因为他们心里都无比清楚。作为一个地方官,若是连自己的地盘都没办法牢牢掌控,那么哪怕这人为人再厚道,对百姓再好,也并不适合成为百姓的父母官。

毕竟,父母官需要的可不止是有一颗为民请愿的心,还有对管辖地区内各种消息的掌握。否则的话,他们又拿什么来确保自己真的能够明辨是非,为百姓伸冤?

对于这一点,日常接触各种案件卷宗的沈修最有体会。

想到大理寺里头因为各种信息证据不足而造成的冤假错案,沈修头一个出声赞同彼方这决定,道:“大统领这主意好!不过,哪怕是送信回去,一来一回也定然要好久。我们不可能就这么放任不管吧?”

沈修的本意是想问问要不要干脆先找点人把知府和巡抚都给抓了得了,也省得他们听到了风声,提前消灭了证据。

可叶殊听到他这话却是眼睛一亮,立马接口道:“你说得对!而且这事既然要上报陛下,那必然不能只凭着苏友河的一面之词来做判断依据。所以,我看不如这样!”

“夏冬,你先留下来确保苏友河的安全,也让他好好养伤。沈修和大统领,你们与我一起用钦差的身份进城!”

叶殊分配任务时笑眯眯的,显示兴致十分的好。

“直接进城?”沈修诧异地反问了一句,一时之间不太能接受他们在为了隐藏身份而特意风餐露宿了这么久之后,又突然之间要去自报身份。

叶殊也知道自己这计划听起来有些任性,不过她却没有丝毫想要松口的意思。

她反而带着几分无奈,给沈修解释道:“没错。我们不知道丘朗里头是什么情况,又有多少势力在这事里头插手了。可同时,我们又必须进去一趟。如此一来,自然是自报身份安全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