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开阳军仍然执迷不悟,还请下达圣令,让他们撤军。”
不用提醒也知道,古夜马上让海宁拟旨,让开阳军撤军,既往不咎,否则,均不饶恕。
顾元宗是第二个,他上奏:“陛下,现时局动荡,祭天之事,可以暂缓。不过,还请陛下回殿后换了龙袍再上朝。”
古夜苦笑不得,顾元宗就是喜欢抓这些小细节。
“此事不急,祭天再选黄道吉日。还有不少大臣未入朝,诸位先随意歇息,等等他们。”
别说普通官员,就连九卿都还没有满。
光禄卿钟离骏,太仆卿齐鸿煊,还有大鸿胪郑天池,这些人不一定支持古陌,只是因为还在观望罢了。
没等上多久,钟离骏率先赶来,满头大汗。
看到古夜在龙椅上,其他大臣分站两边,甚至有些人还有座位,怎能不知道缘由。
“微臣来迟,请陛下赎罪。”
他心里苦啊,只想着权衡利弊,却忘了押注。
现在这种情况,肯定压古夜这边。
他环看四周,聪明人不少,就他蠢得无药可救。
“起来吧,没关系,海宁,赐座。我们继续等。”
又是一会儿,齐鸿煊和郑天池,带着一群人进来,自是一番痛哭流涕,宣誓效忠。
古夜统统给了好脸色,又是赐座又是安慰,表示自己不会追究。
然而,在辰时末,张伟进殿汇报,说宫门口有大量百姓闹事,质疑古夜的正统地位。
“谁组织的?”
“回避下,据探查,是太子府幕僚干的。”
“杀!”
简单一个字,让朝中很多心怀鬼胎的大臣坐立难安。
又是一会儿,子正前来汇报:“陛下,有不知来路的人想从北城门离开,被阻后当场大开杀戒。最后发现,其中有昭王府的人。”
昭王?就是两年后叛变,却又很快被镇压的那位二皇叔?
“不管是谁,杀!”
接下来两个时辰,有朝臣入殿请安,也时而有骚乱的信息传入殿内。
古夜只有一个字:“杀!”
当古夜对宫里闹事的玉清宫太监下达屠杀命令时,顾元宗终于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