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张合,荀彧,陈道三人入殿。
“臣等拜见陛下。”
“众卿请起。”刘协见了张安神情一振,心叹:景桓党人终于要作为了吗?
“陛下,臣与道人日夜兼程去了函谷关,已说服华雄,徐荣二将归降朝廷。”张合先开口陈奏军情。
“哈哈哈!好!张卿大功,朕定要重赏。”刘协闻之大喜,正欲起身,却被道人摇头暗止,刘协强收笑意,忍作平常态。
“陛下,臣今日要荐一人。”荀彧引话入正题,陈道人需要一个新身份立于朝廷,对刘协亦如是。
“哦!荀卿要荐何人?”刘协咳嗽了两声问道。
“陈道,字为公,右扶风人氏,曾在元华先生门下学艺,今朝有报国之心,苦于无门,臣遂荐之。”荀彧躬身说道。
陈道人即上前,向刘协施了一礼。
刘协右手紧握衣袖道:“且抬起头来。”
陈道人抬头正视刘协,做的端庄严谨。
“汝有何长处?”刘协以为张安在开玩笑,但愿陪他演完。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贫道自幼熟读经书,习六艺,知天理,晓人事,自荐才于陛下。”陈道人洋洒开口,从孔子论到无为,从六韬说至兵法,杂学通透,亦知君臣处事。
“道人果真大才,朕欲拜道人为国相。”刘协前言虽有笑意,后者却做真心。张安是汉之大将军,又领景桓侯,如今进位也理所应当,若无张安庇护,小皇帝的日子可不会这么舒坦。
相公总领天下事,在汉庭这是泼天的封赏,张合,荀彧眼存羡慕,但却无不满,张安的确有这个资格,至于马超更是神情激动,相公门生,未来坦途可期。
陈道人却久久不谢恩,站于原地,目色不喜:“陛下在和贫道开玩笑吗?贫道寸功未立,怎可受相公之位?”
“朕相信先生定能胜任。”刘协对张安的忠心从不质疑。
“这里没有先生,只有君臣,请陛下收回成命。”陈道人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