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大丈夫

汉臣 光棍琉璃 1949 字 2024-05-21

太史慈是雍汉杂号将军的首席,地位甚至略高于巴蜀营的田豫,这一切都是雍帝看在张安的颜面上所封赏,这并不是太史慈想要的。

“呼!元复,为父近日感觉手脚冰凉,只恐……”

太史慈归雍汉,只在怀县打了一次救援战,斩了蒋义渠。三家抗雍之后朝廷以缓和民生为主,一拖五六年,太史慈也没想到四十出头的身体便会崩垮,如今全靠药物维持,他自己也常叹:若是没有华佗,自己早就病亡了。

“父亲!”太史享单膝跪地,眼中含泪。

“站起来!不许如此作态!”面色寡白的太史慈一脸阴沉的说道。

太史享不敢违逆,起身静立。

太史慈也不言语,闭目沉思,倘若张安掌兵至今,太史慈也不会如此没落,但张安如今闲居已经五六年,日后领职只怕也是一句空话,太史慈想等,但他这副身体等不了了。

“元复,明日为父要去一趟怀县。”太史慈目色坚定的说道。

“父亲这是要?”

“归朝数年,寸功未建,今别无所求,只愿死前为明公、为陛下夺得一城,也就不枉此生了。”

伤病折磨远超于战场杀戮,与其死在榻上,听人哭颂,倒不如死在马背,听一听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儿愿与父亲前往!”太史享拱手说道。

太史慈大步走向堂外,对儿子的请求充耳不闻,他这般做可不只是为了自家痛快……

六月,东郡燕县。

濮阳打的如火如荼,兖州的兵力大多调来了东郡,而燕县驻卒是白马津李通部将士,合有三千余众。

午时左右,日头毒辣,城上巡甲多避于城楼处。

“踏踏踏!”

远山官道的热浪间起了土尘,凉马并驾,声势浩大,为首者正是扬武将军太史慈。

今日的太史慈身披亮银甲,手提月牙戟,马系硬木弓,鞍悬皮箭袋,精神抖擞,气势如虹。

“众将听令!围燕城!”

太史慈勒马城前,倒插戟于地,解下长弓,臂展如猿,搭矢与肩平齐,双目一张,箭羽腾空。

“嗖!”

“噗!”

箭矢精准命中一卒咽喉,太史慈为全军拔得头彩,神弓将军名不虚传。

随即太史慈绕城而行,又发十矢,每箭必中,中必取人性命,此刻的太史子义处于兵略、武艺均值的巅峰时期。

一个时辰后,燕城告破,太史慈入城休整。

恰此时,李通领着大部人马从白马津赶来,李文达状态不佳,也是带病上阵,但气势不能弱,打马上前叫骂:“太史慈你这小人,竟趁本将不备,袭我城池。”

“哈哈哈!噗!”太史慈刚想狂笑,忽觉心中闷结,低头一吐全是血水。

“将军。”周围将领急切站在太史慈身旁。

“都退下。”太史慈以衣角拭去血水。继续与李通对峙:“李文达,燕县在此,何成你的城池?天下功业仍在,你一人可独揽乎?”

李通一听心中同生悲凉之感,他也是重疾缠身,命不久矣,但不敢忘曹操知遇之恩,愿以残躯相报:“哼!既如此,可敢出城一战?”

“有何不敢!”太史慈弃戟换刀,策马出城。

二者皆是当世名将,且都是重疾病躯,此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来将通名!”此话李通与太史慈同步出口,随后相视大笑。

本是相熟,何故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