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胜去咱们村外面那个荒地里刨坑去了,挖了三米多深,配网忧外呗。”
老妈一听,立刻紧张了起来,询问道:“是不是距离咱们村不算远,在一片杨树林旁边的那片荒地?”
聂天鸣点点头,回答道:“对啊。”
“你个夯货!那里以前是乱坟岗,要不然怎么能荒废了呢!”
这一声,如同在聂天鸣耳边想起了一个炸雷。
对啊,周围都是农田,这里没必要是荒地啊,就凭借村里人的斤斤计较的脾气。
旁边挨着的农田,早就把荒地一点一点蚕食了。
可今天过去看时,却是泾渭分明,那条荒地与农田的分界线很是清晰。
当时聂天鸣就有些纳闷,却是没有在意,现在看来,是自己失算了。
“就在几十年前,还有一个关于乱坟岗的稀奇传说呢,村里的老人有时候会讲,你就没有听过?”
聂天鸣更懵逼了,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故事?
“在几十年前,刚建国不久的时候啊,张庄子就闹了饥荒,过几天就有一个人被饿死。
如果死的人是成年了,家人就会设法用几块薄木板钉口棺材埋了。如果是半大孩子,家人就会用芦席将其一裹一扎,胡乱地扔在村后路边的乱坟岗上。
所以,夜晚的乱坟岗上常有磷火闪烁跳动。以前在庄上吃喝不愁的一个肉头户说过,他有天晚上还听见了乱坟岗众鬼魂喊饿的声音。
张庄子的乱坟岗上有饿死鬼的消息传出后,外出的人再也不敢从乱坟岗附近的路上走。
大家情愿绕走几倍的冤枉路,也坚决避开这个有饿死鬼的地方。
忽然一天啊,肉头户闲得无聊,突然心生一计,说:“谁敢夜里端碗面条去喂芦席里的饿死鬼,我就赏他一锅玉米饼。”
听说可以得到一锅玉米饼,众人纷纷眼里放光,心动起来。可一想到传说中的饿死鬼只要一见到活人,马上就会像狼一样扑上来撕咬,一个个又悄悄咽下几口口水,默默离开了。
肉头户的口头告示传出三天后,村西头的薛五找到了他。薛五耿直胆大,他说,他愿意夜闯乱坟岗,为快要饿死的老娘赢得救命的玉米饼。
出发的那天晚上,薛五当着肉头户和众多亲友的面赌咒说,自己如果不亲自走到乱坟岗,夹起面条喂饿死鬼,就让他全家活不过这个春天。
肉头户见薛五发此狠咒,也当众立下誓言,一旦饿死鬼将薛五撕吃了,他就负责为薛五的老娘养老送终。
到了那天晚上,黑月头加阴天,伸手不见五指。薛五端着一碗面条,凭着感觉,慢慢向乱坟岗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