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速胜(二合一)

明血1641 种十八 2484 字 2024-05-21

除非带领大军抵达,否则要依靠左良玉这个军阀和张贼决战,胜利遥遥无期。

很有些人以为左良玉就是在养寇自重,如果剿灭了流贼,左良玉还有留在湖广还有必要吗,他还有名义集结过十万大军吗。

所以顶替的人几乎还是一个替死鬼。

‘丁启睿剿匪三四年,败多胜少,足见其无能,让其致仕吧,’

崇祯道。

崇祯其实也明白,全部责怪丁启睿有些冤枉了。

所以也别御史台大理寺查勘了,直接致仕吧,给这个老臣子一个体面。

‘卿家以为何人可以接任五省总督的重任,’

崇祯问道。

大殿内越发的沉寂。

这个事是,你推荐谁,谁和你急,真是上刀山的难度。

所以,和谁有嫌隙,就推荐谁吧。

“陛下,五省总督是为了协调各省剿匪而建立的督帅,因此,此人必须通晓兵事,否则绝不可能剿灭流贼,因此臣下举荐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当此重任,”

吴昌时再次出列。

众人在下面议论纷纷。

周延儒没有言声,其实没有反对就是赞同了。

这是他和吴昌时早就议定的。

周延儒感觉湖广不能这么下去了。

必须换帅。

而李邦华素来有知兵之名,也许能胜任,怎么也要比丁启睿要强吧。

作为首辅,怎么也得解决湖广这个难题,这也是崇祯给他压力,李贼大败后,张献忠就成了平复天下最大的障碍。

当今有些等不及了,不断施压。

周延儒腹诽当今这是在和太子攀比,太子有开封大捷德州大捷,当今要建立自己的湖广大捷。

再者,李邦华对周延儒不甚尊敬,调离京师符合周延儒的利益。

这就是周延儒给出的答案。

崇祯眯着眼思量着,李邦华,倒也知兵。

整肃京营有些手段。

资历也是够了,可以压服文武。

队列中的李邦华脸上变幻着。

他内心极为的纠结。

希望去,如果功成,他就会如同孙传庭般名满大明,入阁拜相只等闲。

但是,湖广的难度,他也是清楚的,他也没有把握压服左良玉。

成功和失败的可能各占一半,真是一个魔鬼的诱惑。

既可能品尝成功果实的鲜美,也可能跌入炼狱,身败名裂。

‘李邦华,如你督帅湖广河南四川等处,你以为当如何啊,’

崇祯问道。

李邦华知道这就是廷对了,合了上议他就是五省督师。

李邦华呼出口气出列,

‘陛下,湖广关键两个,一个就是军力,丁督师麾下只有万余标营战力很强,余者两三万都是杂兵,战力不堪,第二个,左良玉蛇鼠两端,总是保存实力,但是这两个归根结底还是我朝廷军力不足,因此,要想逆转湖广战局,必要加强军力,因此臣下如赴任湖广,须的从京营调集精兵强将,否则并无胜机。’

朱慈烺暗自点头,李邦华头脑还算清楚。

点出了关键。

‘从京营调集多少军卒,’

崇祯道。

“从京营调集旅顺营、兰阳营两营战兵,还有三千骑军,这才可能有胜机的可能,”

李邦华道。

李邦华还是很滑头的。

现下的京营新军七个营,只有旅顺营最为完整,它虽然参加了通州之战,但是实力保存的较好,是最完整的战兵营。

兰阳营也在他的治下,如今招募的新卒操练三月,也可以成军。

所以,他点名要这两个战兵营。

崇祯沉吟半晌,

“好,朕就依你,不过应了你,朕要的是湖广鼎定,”

李邦华惊喜道,

‘臣下必不负所托,’

李邦华心里狂喜,他期望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可能就此实现。

剿灭张贼有九成可能。

他对京营的战力还是相当信赖的,可以和建奴步甲争锋的雄狮。

有这两万多人,加上湖广标营的万余人,他就有了中坚力量。

殿下凭着当时七万京营击败的是百万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