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刘是渔翁(三)

汉家大侄子 赵寤生 1158 字 2024-05-21

张耳感慨间,却看到一个青年儒生,在酒铺中淡定从容饮酒。比起路上来往匆忙的逃命人,这青年儒生也太雍容了些。

青年儒生已经歇足了,站起往邯郸城内走,张耳混了这么多年,一双眼睛多少也能察觉出人才英杰,见儒生往邯郸城内走,一时间起了怜才之心,朝那书生喊道:“如今邯郸城是是非之地,马上将陷入战乱。你这书生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莫要再往城内走!”

青年儒生回头朝张耳笑了笑,道:“赵相刚才不也说了吗?赵相守不住邯郸,不代表武平侯守不住。我此去,便是有助武平侯守御邯郸城的!”说罢,那青年书生一瘸一拐朝城内走去。

张耳看青年儒生的步姿,便猜想到这青年儒生是谁了,便任由这青年儒生一步一步走入这邯郸城。

张耳看着自己没有信心守不住的邯郸城,心中一时间愤愤然起来。他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刘信与司马芷最好能一起为这座城陪葬。如此,天下便可以少两个祸害!

张耳走后,刘信不得不想法设法安抚住守城诸将。好在刘信本人本就已经有了不弱于张耳的威望,所以接管事宜比之前预料的还要顺利。

不过也是,在一位自信心不足的主将和一位打败过项羽的主将之间进行选择,为了自己的性命考虑,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尽管进行顺利,但还是花费了刘信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完成此事。

出于稳妥起见,刘信想要将夺权风波的影响力缩减到最小,所以没有给英布与季布安排职务。

刘信这样做,却也有另外的考虑,英布与季布都是客将,邯郸守军已经熟悉了他们各自的校尉,英布、季布虽然骁勇,但若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刘信留下了英布、季布,等自己摸清楚了邯郸守军的情况,再做另外的打算。

守城牵扯的不仅只有军队,还有民心。刘信已经想好了安抚民心之举,但这样的事务繁琐而又细碎,十分花费时间。英布也好,季布也好,都是将军,琐务却是做不好的。

刘信不由得对司马芷、曾经两人十分地想念。他们两人但凡有一人在这里,自己便不必如此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