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仓在秦始皇时曾经拥有大小粮仓数千。章邯平叛,项羽一路西行破函谷关,以及汉军东出,军队士卒基本上都吃过敖仓之粟,也曾为敖仓展开激烈的争夺。
在刘邦叔侄击杀项羽之后,刘邦在定陶称帝之前,刘邦便在张良、陈平等人的建议下,开始经营敖仓。来自关中的粮食,河东的食盐都在萧何的主持之下运往敖仓。
昨日,周叔抵达敖仓拜见了刘信,刘信也代皇帝将平南大将军的印绶和调动一万河北军的兵符转交给了周叔。军情紧急,二人略微寒暄几句,周叔便在刘信的催促下,再次踏上战马,往睢阳去了。
刘信则继续留在敖仓,主持民夫的征调和粮草器械的委输。
如果说上一次邯郸之战考验的是刘信的防守能力的话,这一次,考察的则是刘信的组织能力。这本来是萧何的工作。但刘信与萧何并列左右二相,就难免被人拿来彼此比较。初生牛犊不怕虎,刘信也自信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
说到底,相国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识人用人。用的人对了,办起事来事半功倍。但无论如何,躲在官署之中是无法做到识人用人的。
刘信进驻敖仓的这些天里,与司马芝两人逛遍了敖仓各地。在此期间,刘信提拔了一批尽心负责的官吏,也惩处了一批偷懒耍滑的恶吏,并重金请来了之前的老粮官,制定了粮仓管理条例,大小会议有时能开到深夜。
同时,为了防止韩信军可能的奇袭,敖仓也需要有一定的防守能力。如此就需要从抽选健壮的民夫充当民兵,刘信根本忙不过来,只能将此事交给薄昭、吕禄、吕产来做。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刘信倒是不期待他们三人能比诸葛亮,不过薄昭也跟随他很久了,倒也无需太过于担忧。
除了开会,刘信也很少落脚在官署中。虞姬母子住在官署中。刘信救虞姬母子,主要是猜到了自己那亲叔叔见色起意的坏心思,自己可以借这个机会讨好吕家。
总之,刘信为自己救出虞姬想了许多的借口。只是他拼命躲着虞姬母子,却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