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突然带了一个人上了朝会,群臣自然议论纷纷,太子观左相等人依旧处变不惊。他心里想,待会就让你露出狐狸尾巴。
太子行礼过后,生怕迟则生变,急急说道:“昨日,儿臣在宫外被人带刀跟踪,与人交手后,儿臣的侍卫捕获此人。儿臣现在就当着众位大人的面,拷问人犯是受何人指使。”
不料,众臣都没有说话,王波澜不惊地说:“跟踪太子,加之对太子持械,构成谋逆大罪,来人啊,压入天牢!”
太子还没有开口,王已经呼喊左右侍卫把人押回天牢,他脸上的肥肉都随着喊人而抖动。
太子先前设想了多种情况,有犯人不吐口他应该如何问讯,有左相抵赖他应当如何回击,有王不愿彻查下去他应该怎么应对。
完全没有想到从他父王起就不愿意他插手这件事。
太子玄羲的计划和他设想的东西,因为王的一句话而成为了泡影。
他不甘心,极为不甘心,怎么能甘心!
太子玄羲压抑着自己的愤懑,刚想要说什么,却听上头的王,道:“审讯谋逆犯人自有大理寺、刑部何时需要一国太子插手。”
眼见御前侍卫把他好不容易才逮到的人拖下去,太子着急上前一步,“父王!”
王却脸色骤变,抬手一挥,不悦地说:“胡闹!朝堂之上怎能如此儿戏,国家法度何在?太子怎可带一个不明身份的人上朝堂。寡人体谅太子是少年人,想要亲自过审讯犯人。寡人不追究太子不经通报,私自带人上朝会的过错。”
太子还待说什么,下头的臣子已经在左相的带领下,齐齐说道:“王上英明。”并且,纷纷跪下叩头,随后又三呼万岁。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在整齐划一,铿锵有力,重复了好几遍的“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中只觉得荒唐。
怎么会这样?
玄羲想不通。
从一开始自己就错了,并不是臣子们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而是父王根本不想让他知道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