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错当做流水声,误了事。”
“嗯。”一般人当然也常识性的知道一些找水的办法,但听到灵蝶说的话,乔柯生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嗅就是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寻找水源,当然这要有一定经验积累;”
“看就是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低洼处、雨水集中处,以及水库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
“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转弯处外侧的最低处,往下挖掘几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浆较多,需净化处理后,方可饮用。”灵蝶娓娓道来,神情严肃。
乔柯认真将这些知识记下,当场检验应用,认真听听,使劲嗅嗅。
又在周围看看,除了树林还是树林,倒是空气中带着些土腥味,不注意的时候还真没有发现。
灵蝶继续说道:“炎热夏季,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寒冷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水质也好;”
“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
“独树发芽或者不黄,地下有水;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
“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再有,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
乔柯兴之所致,将灵蝶传授的知识牢牢记住。
以前哪里会注意到这些事情,认为水资源天经地义天天用,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缺水的情况,太过于平常的事情反而更容易让人疏忽。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总有浓雾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缓解些燃眉之急。”
“另外,直接从植物中取水,比如野芭蕉,也叫仙人蕉,野葛藤、葡萄藤、猕猴桃藤、五昧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从中获取饮用水。”
“另外,在春天树木要发芽之时,还可从烨例、山榆树等乔木的树干及枝条中获取饮用水。”
“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或灌、乔木的汁液,有毒。”
“另外,还可以从芦苔、仙人掌及其果实中获取饮水。”灵蝶继续说道。
乔柯似恍然大悟道:“果然,都是经验之谈,才知道野外生存也没有想像的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