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往事如烟

“一会儿回去,你出去寻江妈妈,要她得空了去打听打听七姐的事后来如何了!”

这些日子她没出门,要不是刚刚听了母亲那几句话,她差一点就忘了这一茬,不过凭母亲的脾气,那几句话也不是无缘无故说起来的,必然是有意提点她的。

京城的权贵圈子就这么大,顾家还是太后娘娘的母家,孟家纵然能往新贵的头衔上沾边儿,比起顾家这样的老牌世家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如此一来,只怕不只是苏俊辰,连苏家三爷苏俊岚她也是嫁不成的。

不过就像母亲说的,这也未必就是坏事,如今定国候府的内当家是二奶奶顾氏,含琦若真进门苏家门,做世子夫人也罢,三奶奶也罢,只怕想要与这位二奶奶和平共处是不大可能了,以含琦那点斤两,只怕用不着几个回合,就要别人死死压制住了。

十月的冷风一吹,竟带了一场薄雪出来,还来不及感叹今年的冬天来得早,宫中就传来皇后病重的消息。

白氏连着几家权贵诰命一道进宫探望了一回,回来时便被太夫人请到了松鹤院详谈。

“太医署对皇后娘娘的病早有预示,大抵是撑不过正月的,听说进了九月就一直拿各类丸药续命,三五十年的老山参不知送进长乐宫多少,只盼着皇后吊着的这一口气能挺过大年夜!”

太夫人叹了口气,“皇后娘娘的病症说来也有十年朝上了,硬生生撑了这么多年,不知吃了多少苦……”

冯氏道,“听说顺国公府已经阵脚大乱了,想必是早就知情的!中秋前后周家打算再送一女入宫,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显然陛下也无意再顾全周家了!”

冯氏口中的顺国公府周家是皇后娘娘的母家,大齐立国之初顺国公府与二太太周氏娘家还是同属一支的,奈何百年下来也早早就断了联系。

这些年皇后病重无法料理后宫,周家也没有出挑的晚辈延续家族荣光,朝堂上没了实权,一点一点就没落下来,如今皇后将崩,周家只怕连最后一点体面都没了!

周氏尚且坐在一旁听着,不言不语的宛如一个木头人,似乎根本就没听懂冯氏话里话外嘲讽!

“贤妃娘娘有没有与你说什么!”

白氏摇头,“宫中那么多眼睛看着,娘娘尚在长乐宫侍疾,只堪堪见了一面!”

提起贤妃,冯氏脸色欣然一喜,“母亲,你说咱们家是不是要出一位皇后了?”

“少说浑话!”太夫人瞪了冯氏一眼,可眼里的得意是骗不了人的,家里这位贵人代掌六宫多年,除了她,哪里还有别的后位人选!

她又嘱咐白氏道,“把下人们的嘴都管好了,别在这个节骨眼儿出什么岔子,得意忘形反而容易引出祸事!”

白氏道,“太夫人放心!”她看了周氏一眼,“我还想着要不要与弟妹一同去顺国公府坐坐!表表心意!”

薛家放低了姿态,总归与贤妃娘娘的名声有意,带着周氏一道去,也是让顺国公府瞧瞧宣国公府与之交好的意思,日后顺国公府若有回起之势,二房在国公府也能立立脚跟。

周氏满眼感激,难得大嫂在这个时候还能想着提携她!

太夫人的眼神在两妯娌脸上略过,想着自己这个长媳真是从不在人情世故上有亏,一箭三雕,只是独独落下了三房!

“你们妯娌几个一道去吧!”太夫人憨然笑道,“与她们家太夫人问个好,好生安慰几句!”

冯氏得了吩咐,忙着笑道,“母亲放心吧,我和嫂子一定把话带到!”话说的是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了。

有了皇后这件事悬在上头,昭和二十八的新年过得死气沉沉,各家各户都不敢大肆操办,勋贵人家更有不少开始施粥舍米的为皇后娘娘祈福。

宣国公是腊月二十六抵京,整整两日都耗在御书房里,等到彻底闲下来能陪着家小几乎就到了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