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大喜,眼前这浩大的气象,神圣无比,显然不是寻常手段。在少年皇帝眼中,那读书人的背影,瞬间又高大了不少。
“什么炼气士,你刘叔我是正儿八紧的读书人。这点小手段,那是祖师爷赏饭吃。不,是祖师爷喂饭吃,嘿嘿嘿嘿。”
《阐真序》一出,平日里怎么看怎么猥琐的刘状元,还真有了一丝丝的圣人气象。
读书不假,祖师爷强行喂饭吃,那也是真的。要不然,能踩着狗屎,将书圣羲子最强的一篇行书当肚兜穿?
《阐真序》作为羲子飞升前的最后一篇名作,是三千年前,道教各路祖师于三清山论道阐真的见证。其中的一字一句,甚至是一个符号,都蕴含道藏,玄妙无比。
作为一件人道至宝,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此物的。至于《阐真序》为何会认可刘溪,恐怕只有羲子他老人家自己知道了。
宫门外,见少年皇帝毫无动静,男人狞笑间,缓缓放下了背后的双手。
给脸不要,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砰!
隔空递出一拳,挡在最前方的几十个禁军瞬间倒在了血泊之中。
再一拳,公孙烬瞬移至人群中,携风雷之势,洞穿过十几人,掀起漫天血雾。
第三拳,将一位禁军都统,连人带盔甲,刹那粉碎。骨肉、气血,全部被罡风熔炼,烧成了灰烬。
整整三千禁军,死的死,伤的死。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人,一步数丈,飞快的消失于视线之中。
“来了!”
泰和殿前,才闭眼不久的刘溪,猛然自入定中惊醒。放眼望去,一道白光闪闪的影子,一步数丈,不断拉近与泰和殿间的距离。
直到那人行至殿前的台阶之下,才突然停住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