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这元阳境,无论什么时候抬头看,都看不见二十八星宿。</p>
而且在李旦看过的许多道家典籍之中,都没有用“四圣”来描述天象的说法。</p>
也就是说,元阳境的星空,并无二十八星宿这样的说法。</p>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无非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元阳境所处的位置,离地球所在的太阳系,非常遥远。甚至,中间隔着无数个星系。</p>
“难道,这是一幅宇宙地图?所要表达的信息,本就不是在指元阳境的位置?而是更遥远的某个宇宙空间,比如说,地球所在的那片星系?”</p>
就在李旦产生这个念头的瞬间,原本四四方方的“星盘”中,无数星辰脱离而出,在“星盘”之上重新演化出了一幅图案。</p>
这回,四象二十八星宿图,变得非常清晰。</p>
四头神兽,分别占据一方,镇守着星域之门。</p>
“南方七宿,似乎缺了一角。应该是……南方第二宿,鬼金羊?”</p>
李旦皱着眉头,细细打量着星图。对于二十八宿,他并不算太了解,只是读书那会儿因为兴趣,查了一些资料。</p>
南方朱雀,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p>
其中,第二宿“鬼金羊”,并不在既定的位置。</p>
也就是说,那颗在星盘中运转极快的“恒星”,正是代表了其中缺失的那一“宿”。</p>
事实上,所谓的二十八星宿,并非是二十八颗星,而是指二十八个方位。</p>
例如南方七宿的第二宿,鬼宿。鬼宿有四星,中央又有一星团,名为“积尸气”,一曰“天尸”。</p>
通过现代天文望远镜的观察,“天尸”内有数十颗星,如果这些星辰皆为恒星,那鬼宿所代表的区域,又是何等的广袤?</p>
“四星册方似木柜,中央白者积尸气。鬼宿位居南方,主惊吓,故多凶!所以,这颗星,代表着死亡?”</p>
想到这的李旦,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了。随即打开系统地图,放大至整个乾元地界。大德王朝,正好位居南方。而圣山所处的方位,也在织羽国南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