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算上两季收获的量呢?”俞新追问道。
“这个数字可能没那么精确,但大约可以满足近两年的用量。”范自明说道。
俞新满意的点了点头,按照农业部的估算来看,自己的帝国目前是可以确定摆脱了出现饥荒的困扰。
在倾全国之力发展工业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大量的粮食存量,说明了目前诸多经济政策的成功。
至少没有为了发展工业,让人们吃苦买单。
“如果是这个情况的话,最耗费钱的粮食进口就可以适当削减一部分了。”俞新提出了解决缺钱的解决办法,“你们说说,减多少比较合适?”
“殿下,要补上如今的逆差漏洞,臣认为进口粮食量得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以下。”别克首先说道,显然他早已琢磨许久这个问题了。
钱莱摇了摇头,插话道:“殿下,臣认为还需要再减,因为三分之一的标准是按照目前的逆差来计算的,按照趋势,我们的逆差可能还会扩大,我们还需要多减点。”
“这么说,工业进口量越来越大吗?”俞新又看了看叶元明。
工业部的进口通常是最高优先级的,在目前的情况下,粮食的都次于工业原材料的进口。
因此,工业部通常向商贸部报的进口物资,连别克都没有权限删减和修改,只能是照单采购。
所以钱莱和别克对于日日狮子开口的叶元明自然是怨气满满,敢怒不敢言,看俞新问叶元明,都气呼呼的等着后者,等着他如何解释。
“是啊,殿下。”叶元明倒不紧张,他自然很清楚这些进口原料的重要性,“首先进口最大的还是棉花,不过我们的轻工业都将这些棉花转化成衣服卖出去了,虽然有一半的都留在了国内,一些通过分配,分给了体制内的工人、军人和公务人员,还有一部分作为境内货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