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零、刘备对曹操的期许

在刘备意欲以身犯险的时候,朝堂上却又掀起了风波,有御使弹劾大司农曹嵩,称其有负皇恩,擅自挪内库百万钱为私用,

此事被告发,曹嵩对此也是供认不讳,天子震怒,竟然有人敢朝自己的口袋里伸手,是可忍孰不可忍,遂将曹嵩罢官,

消息传到郑玄府上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了。

“老师,这事怎么看都不对劲呐”,刘备惊疑,曹家自大宦官曹腾而始,至今已历三代,财富之积累,不说有千万金,怎么也得有个百万金吧,

可曹嵩竟然为了百万个铜钱而被罢官,其人真有如此不智吗?

郑玄面色阴郁,“曹嵩这老狐狸,可不会犯这种糊涂”,他虽入洛阳不是太久,但对曹嵩此人的认知,很是清晰,狡猾如狐,大忠似奸,让他一度为之忌惮,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竟然犯下了这么低劣的错误,这根本不符逻辑,

所以,

答案很明晰了,

一个不会犯下如此错误的人,却犯下了这样的错误,

毫无疑问,他是故意的。

可曹嵩自导自演出这么一出戏,又是为何呢?莫不是……急流勇退,

郑玄摇头,否决了这个猜测,

曹嵩虽是大司农,位列九卿,却不属于哪个派系,一直是独善其身,只忠于天子,这样的朝臣,朝堂上都是没人愿意开罪的,不然就是将人家往敌对阵营推了,

所以大司农曹嵩在朝堂上,地位一直稳固如山,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威胁。

“老师,曹嵩怕是有了什么谋算了吧”,刘备出声,眉头撇起,既然是非正常离任,必然就是有着什么谋划了,

只是,

曹嵩在谋划些什么呢?

按照原有的轨迹,曹嵩可是晋位到太尉一职的,虽然短暂,却也显赫一时了,乃人臣极致。

郑玄沉吟,缓声分析道,“曹嵩从被告发、罢职,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尘埃落定,根本不给群臣有所反应的时间,似乎是……刻意避开了群臣”

避开群臣,就是不给群臣为他求情的机会,

刘备目光眯起,得到了结论,“所以说……曹嵩是决意离去,不愿在汉庭继续为臣”,这么说着,他神情更显阴郁,沉声继续道,“不愿再为臣,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赤龙身陨之秘,已然暴露”

“想来不差了”,郑玄叹息,“既然能被曹嵩看破,那袁氏、杨氏等士族,自然也看透了”

推测出这样的结论,师徒俩面色都很是难看,这是一个糟糕至极的信号,

赤龙陨,天下乱,汉室终覆,这些臣子无论是否有承继天下之野心,自然都得提前做好打算,

袁氏就不说了,在当下的时代,称之为天下第一士族也不过分,即是第一,如今又有了窥探至尊位的机会,又怎会放过,

至于杨氏,郑玄却摸不准,他不怀疑这个家族对于汉室的忠诚,只是如今大势所趋下,杨赐能让家族为汉室陪葬吗?

这不太现实,杨赐和杨彪都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可效忠的对象倾覆已是注定,争鼎天下又非是杨氏所能,他们会如何呢?

郑玄这么想着,突然又提起了一事,“玄德,司徒杨赐在昨日朝天子表奏,举荐曹家子曹操为议郎”

刘备面色一滞,“天子应允了吗?”

郑玄点头,“天子当即就下旨征辟了”